cover_image

辛亥革命博物院— —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一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辛亥革命博物院
2024年06月22日 08:22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辛亥革命博物院— —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一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

成功举办

图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革命文物协同研究,2024年6月21日,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协同研究中心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图书馆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武汉大学、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辛亥革命博物院共同承办。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司长岳志勇,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展示传承处处长吴寒,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昌华,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兴元,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壮海以及各协同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莅临本次活动。

图片

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是由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批准设立的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平台,按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旨在发挥高校优势,整合各方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红色资源研究高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高端智库、革命文化学术交流重要平台、红色资源共建共享中心,构建多学科交叉、跨领域融合、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革命文物研究新格局,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图片

本次大会分为三个阶段有序进行。会议第一阶段,举行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协同研究中心主任罗永宽主持。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兴元,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昌华先后致辞,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司长岳志勇,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最后讲话。

刘兴元副局长在致辞中对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革命文物十分富集;武汉是一座博物馆之城,共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28家,收藏有大量的可移动革命文物,为开展好革命文物协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辛亥革命博物院与武汉大学的携手合作,必将汇聚一批相关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致力于革命文物研究诠释,更好的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推动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他期待馆校双方共同努力将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打造成革命资源研究的开发高地,革命文物铸魂育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革命资源的共建共享中心,为武汉市打造新时代文化繁荣的英雄城市汇集更多文博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武汉文博贡献。

图片

唐昌华副厅长在致辞中指出,此次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申报成功,是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对湖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肯定和期望。希望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以此为契机,在国家文物局、教育部的指导下,在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集聚专家学者团队力量,坚持守正创新、特色发展、开放共享,建立完善馆校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突出区域革命文化资源特色,聚焦辛亥革命史、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等研究,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影响广泛、成果丰富的一流智库、学术高地、人才培养基地,推动和示范引领湖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

岳志勇司长在讲话中指出,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是武汉大学和辛亥革命博物院强强联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合作模式,也是一种创新。希望中心以此为契机,按照国家文物局、教育部有关要求,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政治引领,服务国家战略;二是要着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革命文化传承弘扬,深入挖掘价值内涵,推出一批具有原创性、标识性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三是要坚持拓展教育功能,探索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宣传教育的新路径、新样态。希望武汉大学、辛亥革命博物院着眼国家文物、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大局,在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早日出成果、出人才、出经验,立足湖北、辐射全国,特别是在长江文明国家主题公园建设和长江流域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协同示范及辐射带动作用,把中心建设成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革命文物研究基地、高端智库、学术研究平台和共建共享中心,为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

黄泰岩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建校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始终把学校发展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的正式成立,让馆校合作在已有的坚实基础上迈入了全新发展阶段。武汉大学将坚持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实体架构、独立运行、统一管理、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建设原则,立足学校相关学科的专业优势,协同辛亥革命博物院用好革命文化资源,积极推进课题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等重点工作,切实完成打造革命文化研究学术高地、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革命文物高端智库、搭建革命资源共享平台、铸就海内外华人文化纽带五大建设目标,为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图片

随后,由武汉大学黄泰岩书记、国家文物局岳志勇司长、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唐昌华副厅长、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刘兴元副局长共同为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进行揭牌,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展示传承处处长吴寒,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楚龙强,辛亥革命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魏德勋,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傅才武等共同见证,并合影留念。

图片
图片

揭牌仪式上,还宣读了武汉大学任命文件,出席会议的领导共同为协同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颁发聘书。

图片
图片


会议第二阶段,成立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联盟。成立仪式由辛亥革命博物院院长、协同研究中心主任魏德勋主持。

图片

根据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立足湖北、辐射全国、联络海外,聚焦辛亥革命史、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等研究,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影响广泛、成果丰富的一流智库、学术高地、人才培养基地”的总体定位,为聚合我省优质革命资源和研究传播力量,深入推进以湖北为主体、为全国作示范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和黄冈市博物馆11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联盟。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罗永宽致辞指出,协同研究中心的总体定位决定了我们成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联盟恰逢其时、意义重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联盟的工作将会有力推进协同研究中心的高质量发展。作为联盟成员之一的武汉大学特别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积极主动为联盟做好服务工作和相关协调工作,为各联盟单位一起同向同行、共襄盛举贡献力量。今后,各联盟单位将共同致力于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革命文物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时代新人。

图片


随后,辛亥革命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副主任陈清、优秀讲解员张永康共同宣读协同研究中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联盟章程。11家联盟发起单位负责人、代表上台共同签署联盟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参与联盟成立启动仪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会议第三阶段,召开协同研究中心第一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张全友主持

研讨会围绕“传承革命精神,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展开交流发言。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俭教授以“从明体达用的理论高度认识革命文物的当代价值”为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和信息学院丁洁副教授以“数智时代武汉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播”为题、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肖波教授以“革命文物研究的国际视域”为题、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雷平副院长以“让革命文物成为最生动的教科书”为题、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何志林馆长以“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几点做法”为题、武汉市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袁亚妮馆长以“创新展教融合,沉浸式体验传承红色基因”为题、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赵丽副馆长以“协同联动创实效,探索革命文物利用新路径”为题、黄冈市博物馆胡狄副馆长以“传承红色基因,打造黄冈名片”为题,分别在大会上作了主旨发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协同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傅才武作学术研讨会总结。他指出,本次研讨会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从整体上体现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逻辑;二是总结成绩、找准问题,为下一步协同研究中心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提出了协同研究中心的目标和愿景,积极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场馆文物资源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联盟的研究力量相整合。




图片

本次大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以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揭牌为新起点,以组建协同研究中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联盟为新机制,与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聚焦如何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从而进一步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展开深入研讨,成果丰硕、成效显著,为协同研究中心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审核:魏德勋

责编:叶先培

文字:张艳平

图片:陈   曦

编辑:张芸晖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辛亥革命博物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