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利用武昌古城内涵,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关于打造“武昌古城”露天博物馆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 年 11 月 27 日 | 文章作者: | 浏览次数:1436

摘要:武昌古城拥有近1800年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累,是楚辞浪漫、黄鹤飘逸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震撼世界、彪炳千秋的首义胜地,是青山碧水、生态宜居的滨江之城,也是科教集聚、百业昌隆的现代都市。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武昌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应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古城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以文化引领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文化个性和品位的“武昌古城”露天博物馆。

关键词:武昌古城露天博物馆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标注出清晰蓝图。《意见》指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一些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而青史留名的城市。它们的留存,为今天人们回顾历史打开了一个窗口。1982年2月,为了保护那些曾经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迹免受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武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近1800年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累,楚文化、黄鹤文化、宗教文化、学府文化、首义文化和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等交相辉映,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独特魅力和精神气质。打造武昌古城露天博物馆,是运用其文化性、纪念性等特点,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向人们诉说古城往事的体现。本文就此进行思考与展望。

一、古城武昌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见证了古城文化孕育、成长和繁荣的历程

武昌是一座有近1800年建城历史的古城,史上曾有夏口、江夏、鄂州等称谓,历来为省、州、府、县的治所,区域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战略要地。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于公元223年在武昌黄鹄山跨山筑城,开启了武昌古城的历史。唐宝历元年,武昌军节度使牛僧孺以夏口城为基址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而筑鄂州城,五年修成。明洪武四年,周德兴任江夏侯,在此期间武昌城池大肆拓展,形成后来的武昌城,共有九门。到了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为通湖南,在中和、宾阳门之间增设通湘门。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革命党人废帝制,兴共和。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攻克北洋军阀统治的武昌城,改武昌县为武昌市。1949年5月武昌解放,武昌与汉口、汉阳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城市——武汉市,武昌成为武汉市的一个城区。武昌解放后,一直是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所在地。

拥有千年文化内涵的武昌古城,包容了从三国时期至抗日战争时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我们应加强保护、合理利用这深厚的文化遗产,打造一座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露天博物馆。

二、打造“武昌古城”露天博物馆,串联楚文化、黄鹤文化、宗教文化、首义文化和红色革命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蕴藏着容量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信息。我们要打造“武昌古城”露天博物馆,串联起从三国时期至抗日战争时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应从消防安防的保障、城市空间的规划、文化空间的设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历史文脉的串联等方面着手,合力推出现代城市与历史古城融合发展的露天博物馆。

(一)从人防、物防、技防着手,打造安全、无忧的露天博物馆

近年来,武汉市出台保护条例,针对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作了一系列要求,划定法律红线,从法制角度留住古城的根。我想除此之外,要把保护落到实处,还应该从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着手,才能打造安全、无忧的露天博物馆。

2013年3月11日晚,云南省丽江古城发生火灾,烧毁民房107间,过火面积达2243.46平方米;2014年1月11日凌晨,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共烧毁房屋343栋,古城最繁华地带变为废墟;2014年1月25日晚,贵州省镇远县报京侗寨发生寨火,100余栋房屋被烧毁;2015年1月3日凌晨,云南省大理拱辰楼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300平方米,600多年历史古迹全部烧毁。翻看这几例古城(古建筑)被焚事件经过,发现均发生在夜间,得不到及时扑救也反映出管理的不到位。火是木质结构为主的历史建筑的头号杀手,居民缺乏用火用电安全知识,也时刻威胁着历史建筑的安全。

1、加强文物保护知识的宣传

古建筑、古城区是时间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反映在时间长河中古城留下的历史积淀,她的宝贵、不可再生需要向全民普及,让人们关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爱上她、保护她。

2、加强古城居民、商家、游客安全用电用火知识的普及

居民、商家、游客缺乏用火用电的安全知识,也时刻威胁着古建筑的安全。因此应定期对城内的常住居民及商家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让每一位居民了解防范知识、学习紧急处理方式。在古城内即便进行旅游开发,如果商业和文物保护发生冲突,商业要给文物保护让路,而且商家一定要主动承担起维护文物安全的义务,消除安全隐患。

3、加大新型防火材料的投入和使用,从一定程度上隔绝灾害隐患

独克宗古城的灾后重建规划中,对古城的安全保障进行了理念和技术两方面的革新。新的规划划分了防火组团和防火分隔带,并采取措施提高防火组团边缘建筑的耐火等级,将易燃的闪片瓦改用为外观逼真且不易燃烧植物纤维瓦,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此外,清华规划院消防研究所的木结构阻燃处理技术,使经过阻燃处理后的木材点燃时间延长,为更多火灾抢险救援争取机会机会。这些新材料的使用也必然为历史建筑筑起一道“防火墙”。

4、加大人防、物防、技防管理与执行力度

首先,古建筑、古城区需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围划定人防、物防、技防重点保护区域,一栋古建筑设定一位责任人,以军事化的管理与执行力,把火隔离在古建筑保护区域之外;其次,要保留消防通道,保证消防设备、消防车能畅通无阻进入受灾核心区;再次,保障消防设施供水充足;最后,在重点防护的文物保护单位内可安装监控、烟感、温感报警器等。

(二)从古城空间规划着手,打造延续传统文化的露天博物馆

2014年武昌区出台《武昌古城保护与复兴规划》,如今,武昌古城范围是指中山路、巡司河路与临江大道合围而成的区域,面积约7.7平方公里。

 

武昌古城范围图(作者自绘)

1、武昌古城内现存119处遗址遗迹,保护武昌古城内现存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历史建筑原有的历史风貌,修旧如旧,承载武汉城市历史文化的优秀基因。

2、根据2014年《武昌古城保护与复兴规划》,武昌区将打造两条“轴线”,即:“首义人文轴”、“蛇山生态轴”。在此基础上,我们从历史文脉着手,可以设定五个文化区,如图所示:武昌古城门——民俗文化区、昙华林——宗教文化区、首义——共和开端文化区、黄鹤楼——古韵文化区、都府堤红街——红色文化区。

 

图为按历史文脉分区串联武昌古城门民俗文化区(蓝色)、昙华林宗教文化区(紫色)、首义共和开端文化区(红色)、黄鹤楼古韵文化区(黄色)、都府堤红街红色文化区分区图(金色)(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武昌古城门——民俗文化区

在民间传着这样一首关于武昌城的歌谣:远望湖广高又高,九门俱用铜铁包。窝风避浪文昌门,升斗量米平湖门。迎宾接驾汉阳门,挑鱼卖菜武胜门。推车抬轿忠孝门,游山玩景宾阳门。推翻满清起义门,姑姑烧香保安门。和尚骑马望山门,这是武昌九座门。

“窝风避浪文昌门”,文昌门位于现武昌造船厂内,武昌鹦鹉洲在时,大小船舶可在此避风;“升斗量米平湖门”,平湖门位于今平湖门水厂附近,旧时附近有“官仓”,进米粮船多在此处停靠;“迎宾接驾汉阳门”,汉阳门位于临江大道与民主路口交汇处,,旧时人们多在此处迎来送往,据《孙中山先生莅临武汉五日记》记载,1912年4月9日,孙中山就是由汉阳门入城;“推翻满清起义门”,起义门是武昌城目前仅存的一座城门,他是武汉市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重建的。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由此进城,进而取得武昌首义的胜利,因此也被誉为“民国之门”。这首老歌谣,讲述了老武昌各城门名称、地理风貌、功能特点、传说故事以及城内外状况。

我们可以串联起九座城门,或建遗址公园,或把原处定为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集中展示、传承点,以特有的文化活动向外界展示古城特有的群体性、社会性等特点,再现当时武昌城的城市与社会风貌。

(2)昙华林——宗教文化区

昙华林是一条全长1.2公里的老街区。咸丰年间,英国伦敦的杨格非先生率先来到武汉传播基督教,继而在昙华林修建了崇真堂和仁济医院。由于有了英美为首基督教文化的传播,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强烈的影响了当时深受封建压迫的中国人,一些觉醒者很快在这里聚集。他们以昙华林为起点,开展革命宣传和组织活动,逐渐将革命影响扩大到新军、知识阶层中,为辛亥武昌首义的爆发,作了扎实的准备工作。

如今的昙华林“文艺与烟火”并存,她有以“瑞典教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之旅,也有以徐源泉公馆、夏斗寅公馆等名人故居旧宅为主的历史传奇人物故事及其故居体验之旅;更有以艺术家工作室、螃蟹岬艺术馆、画家村等为主的人文艺术体验之旅。2016年为了进一步保护与提升昙华林的历史人文价值,抢救性保护历史建筑,目前,武昌区政府已启动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以“瑞典教区”为中心的3.7公顷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3)首义——共和开端文化区

弘扬首义精神、彰显首义文化、建设首义之城,已成为武汉人不变的情结,也是众多专家以及政府在谋划武汉建设与发展时,必然会考虑的建设主题和文化资源。2011年,武汉市政府借辛亥革命100周年打造的首义文化区,以“一心、两轴、三大板块”的规划结构整合首义文化区空间构建背山面水、主次分明的景观格局,凸现首义文化的重要地位。她已成为展现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历史遗迹和发生过程、缅怀首义“敢为天下先”创新精神的辛亥革命国家级纪念重地,是融历史、文化、纪念、旅游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旅游区。

(4)黄鹤楼——古韵文化区

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黄鹄矶,始建于三国时期,原为军事瞭望塔,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因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毁,现黄鹤楼为1985年以清同治黄鹤楼为蓝本重建。

如今的黄鹤楼因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依山傍水的独特优势已由军事哨所转为武汉城市地标。在武昌古城露天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黄鹤楼可以其深厚的古文化底蕴,在已建成的遗址公园的基础上,利用历代文人登楼抒情的经典诗句打造古朴雅韵的文化交流场所、利用其丰富的神话传说和道教思想打造孩子们的快乐园地、利用其依山伴水的地理优势,融入武昌民风民俗,打造游人绿色休闲体验之旅。

(5)都府堤红街——红色文化区

都府堤红色文化街区,串联着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共五大会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三大遗址,展现了党的领导人在大革命时期活动于都府堤的点点滴滴。目前这条以红色文化为代表的都府堤红街已整合旅游资源,成为游人重走党的足迹的必去之处。

3、打造武昌古城露天博物馆,设定前文介绍的五大文脉展示区的同时,设定与之相匹配的商业服务区。

 

商业服务区设想图

如图所示:如在黄鹤楼古韵文化区,可依蛇山山势建设供游人绿色休闲游的体验区、在黄鹤楼及蛇山生态保护范围外建设古风古韵的休闲客栈,提高配套服务,让今天只能游览一天的黄鹤楼,变为黄鹤楼文化生态休闲游,供游人细细品味武昌古城的风韵;在武昌古城门民俗文化区建设相应的文化演出场所,带活九座武昌古城故事,结合今天武汉市大力打造的长江主轴城市观景阳台,向游人展示新旧武昌城的对比;在昙华林宗教文化区、都府堤红街红色文化区、黄鹤楼古韵文化区之间建设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特色商业服务区;在首义共和开端文化区重新打造现有的餐饮一条街——首义园,加大周边商业服务的投入。

4、历史古城又是一个形态完整的社会生活空间,在该文化区整体规划时,要分清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街、商业街的区别,不能一概而论,功能混淆。

(1)建筑控制——保护历史建筑及文保单位,对新建建筑的体量、颜色、高度提出控制要求,做到与区域历史风貌相协调。

(2)道路交通控制——控制道路等级,改善交通环境。

(3)市政防灾设施——进行燃气、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市政工程及综合防灾规划,增加防灾设施,杜绝安全隐患

(4)景观综合设计——控制片区视线通廊、街区绿化、开放空间等要素;控制座椅、路灯、广告招牌、垃圾箱等城市街道家具的数量、位置、体量、颜色,并提出设计意向,以达到与历史地段风貌相协调的效果

(三)从古城文化活动着手,打造注入文化活力的露天博物馆

截至目前,我市共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28项,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90人,各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和传承示范基地21个。保持历史古城文化空间的生命力与活力,依靠的是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活动是对历史古城文化和传统的集中展示和演绎,体现了文化空间在时间和空间交叉点的外在表征。

在前文中,设计了多项可供文化演出、文化活动的场所,在固定场所进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及演示,不仅能回顾将更好地推广这些传统文化。

三、打造“武昌古城”露天博物馆,聚集古城人气,推动城区经济发展

(一)在旅游经济的刺激下,保护古城的同时,古城的开发利用也在同步进行

随着旅游经济在经济结构中日益增加的所占比重,古城精神、文化、历史的传递,一方面通过古城的空间及历史建筑等来塑造,另一方面可通过旅游线路的开发来传承。

在古城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首先可设独家旅游公司管理,合理开发多条旅游线路,如:红街红色主题游、首义文化游、黄鹤楼绿色古韵生态游、武昌古城民俗游等等,对每条线路设定不同的食、住、游的场所;其次该旅游公司统一调度,所有进城游览的团队需提前预约团体参观线路;最后在保护古城及保障游客安全的基础上,管理公司需为每条游览线路设定最高接待人数,避免因人流聚集造成安全隐患。

(二)在传媒行业的宣传推介下,让武汉人爱上自己的家乡,让外地人了解武汉

古城旅游品牌的创立,应借现发达的传媒行业将武昌古城游更形象、生动的传播,除借传统媒体外,可开发“武昌古城”露天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囊括五大文化区的各个景点、商业区、酒店客栈的详细资料,让游客可自助预约参观、预定食宿;其次,文化遗产需向大众普及,应该有面向大众的优秀图书,让文化遗产的美和文物保护的观念更加深入人们心中,让武汉人热爱家乡,让外地人了解武汉。此外,图书资料应不止只有专业性,可编印适合孩子的书籍,作为校本课程,让“武昌古城”露天博物馆的点滴深入孩子们的心中。

四、结语

打造“武昌古城”露天博物馆,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遗产,从消防安防的保障、城市空间的规划、文化空间的设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历史文脉的串联等方面着手,设立五大文化区,串联起从三国时期至抗日战争时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加大媒体宣传,创立“武昌古城”旅游品牌,是文化引领城市规划建设的体现,是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举措,是现代城市与历史古城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顾文悦.武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2]弘博网.拒绝“千街一面”:别再让古建筑成为小吃一条街!.http://www.hongbowang.net/hongboshuo/2017-07-03/7279.html

[3]李咏、韩玮.昙华林启动保护性修建[N].长江日报,2016-1-13

[4]李静、刘显成、郑宇.守护文脉——梁思成的建筑执念[J].2016年第7期

[5]陈超.平遥古城保护规划中传统文化习俗延续与发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6]张彬.功能转变下的韩城古城传统风貌延续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作者:辛亥革命博物馆  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