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传承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探析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作为征集、整理、典藏、陈列、展示、研究、传播人类文化遗产的场所,博物馆日益成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空间。博物馆工作者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守护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方法途径,担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关键词:博物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在五千年历史风雨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思想遗产,为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文明史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世代传承积淀下来的珍贵结晶和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常青的光荣与梦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盛世缔造和发展繁荣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本、精神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既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理念,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精神纽带、价值源泉,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滋养。只有不断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才有深厚的民族根基,才能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在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中站稳脚跟。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良好素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保家卫国的历程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是推动各民族向前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纵观历史,中华民族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如不畏强暴的晏婴,抗击匈奴的卫青,精忠报国的岳飞,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他们的爱国献身精神至今仍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特别是在近现代的历史上,从孙中山、黄兴、邹容、秋瑾等资产阶级革命家到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继承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将振兴中华的责任置于肩上。这些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引导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培养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肥沃土壤。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人类智慧结晶的思想宝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等,凝聚了古圣先贤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示,可以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提供有益启发。如我国古代主张“仁者爱人”、“博施济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中包含了以人为本、平等博爱、和谐友善等现代价值,有助于倡导和发扬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精神,形成相互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又如我国古代便有对自然资源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山林泽梁,以时禁发”,使动植物“不灭其生,不绝其长”,如此才能使“鱼鳌不可胜食也”,“林木不可胜用也”,“草木之发若蒸气,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这些思想对当今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博物馆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空间。
1.博物馆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是由中华民族世代创造、继承和发展,综合物质和精神,覆及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哲学思想、社会制度、风俗、伦理、宗教等领域,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演进,逐渐汇聚、凝练而成的,能反映华夏民族独特的气质风貌,呈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先进思想文化、观念形态。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体现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只有走出象牙塔,走向民间,普及大众,为群众喜闻乐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发挥涵养化育的功能。
作为与传统、历史、文化和精神联系的纽带和载体,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面貌,成为区域文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标尺和象征,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也是广大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更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宝贵实物见证。例如,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和“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博物馆可以充分挖掘玉器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为当今社会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弘扬中华文化,传播正能量,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博物馆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自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以往门可罗雀的博物馆如今门庭若市。但在全球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博物馆也普遍存在着“千馆一面”、“千展一面”等现象,如何重新定位博物馆的公共角色,吸引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是博物馆当前面对的“难以言说”的困境;数字化、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表达方式、存储方式等形成了强烈冲击,必将引起文物展示与传播在思维与方式上的革新,如内容从单一变为多元、方式从知识灌输转为兴趣激发、服务从普适到个性、渠道从线下到综合等。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博物馆必须勇于变革,重新定位,寻求当下公众乐于接受的文化传播方式,探索数字化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使命。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它既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又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博物馆文物蕴含的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独特的文化、历史、艺术信息,是特定历史时期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不仅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托,也为博物馆发展变革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例如,钱币文化记载了我国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方孔之间体现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脉络,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钱币的发展史反映了人类特有的物质、精神生产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和活动方式,其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外延,可以为博物馆的发展变革提供“源头活水”。
三、博物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博物馆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不仅要根据自身特点、条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教活动,参与社会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而且要深入挖掘文物内涵,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用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1.发挥教育阵地作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与社会沟通的主要桥梁,如果博物馆举办的展览缺乏新意、创意不够,观众就只能走马观花式的完成自身与文物之间的沟通,博物馆也将如同“文物仓库”,无法有效履行社会教育职能。因此,博物馆应结合自身办馆宗旨和文物资源特色,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丰富和拓展展览主题、展出内容、展示手段和表现形式,对文物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通俗解读,延伸展览的文化内涵,让展览综合地、立体地、情景式地展现给观众,使博物馆教育既弘扬主旋律又具有感染力,观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在接触中了解,在了解中喜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营造全民关心并踊跃参与博物馆文化体验的良好社会氛围。
中国印刷博物馆在展览中用图片、文字、实物和模型介绍了从公元前4000年至6世纪与印刷术发明相关的历史文化,展示了中国古代印刷术起源、发明、发展和外传的历史过程,记有最早汉字符号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双耳彩陶,唐代武周时期的《妙法莲华经》、《如来佛寿品第十六》残卷,公元7世纪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雕版印刷品,宋版书《春秋经传》等文物,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陕西历史博物馆依托2014年中国“丝路文化”主题推出的“藏在博物馆里的古代发明”教育项目,该项目结合本馆文物特色和优势,引导体验者通过宣讲、演示、互动、寻宝、模拟活字印刷等环节,多方位、体验式的对古代科技文化进行感知,从而激发参与者的兴趣和自豪感,受到观众的格外欢迎。
2.开展对外交流互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靓起来”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靓丽名片。在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中,文物展览就像精心策划的舞台剧,向世人展现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博物馆开展对外交流互鉴,既可以将本馆的文物资源优势和文化品牌推出去,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不断引进世界各地的文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随着学术研究条件的不断成熟和外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博物馆的学术研究功能也逐渐得到了加强和深化,尤其是博物馆学术研究的不断职能化、专业化分工,也为博物馆开展对外交流互鉴,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2013年和2015年在瑞典举办的“黄河流域王室与诸侯——中国河南青铜文明展”和“洛阳——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大都会:唐代文明展”,通过研读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将饱含中原文化底蕴、具有王者之气的展览呈现在观众面前,受到了瑞典乃至北欧各界政要、专家学者及普通民众的热烈追捧,引发了瑞典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2017年2月,湖北省博物馆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河北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等共同引进的“文明之海——从古埃及到拜占庭的地中海文明”展览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展览汇集了意大利多家博物馆的文物精品,从地域划分、文明延续的角度,逐次展示了地中海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和意大利都是文明古国,该展的成功举办,激发了中国观众对古代世界文明的探索兴趣,增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3.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俗起来”
博物馆作为文化资源的主要聚集地和存储场所,不再仅仅是具有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的公共文化机构,也应成为满足社会大众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需求的生产者。因此,博物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除不断策划推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展览来服务社会外,还应根据博物馆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文物资源优势,积极进行文化资源整合,创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形态、渠道、手段,开发制作更多传播当代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有机统一的文化创意产品,并借由这些文化产品与服务让大众“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回家”。
湖南省湘潭市博物馆深入挖掘馆藏文物内涵,围绕湖湘文化基本特征,结合“湘潭故事”陈列展览的主题、特色,策划设计制作涵盖文物复制、非遗工艺、学习用品、装饰饰品等59种文化创意产品,生产成品12327件(套),定价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并开发文化服务项目4项,打造出符合自身文创发展模式,先后涌现出许多创意、文化、审美、实用于一体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博物馆文化产业链,如青花瓷罐、白瓷盖碗、油纸伞等,受到游客的热烈欢迎;仿古线装笔记本、荷花纹饰精美筷子、花鸟书画装饰折扇等产品,遵循“回归于社会生活”的设计原则,贴近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满足了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意愿,有助于刺激文化消费。
4.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飞起来”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已经使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与学习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今博物馆的知识传播,单纯依靠文物实体展览、现场社教活动、纸本图书已经远远不够了,以“互联网+”的概念,构建多维度、多方式、广覆盖的知识传播体系,已成为博物馆知识传播的基本模板。
基于新技术、信息化的“互联网+”与博物馆的融合既是博物馆自身与时俱进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公共文化发展大势所趋的需要。应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和拓展文物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时代精神,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文物合理利用新形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信息和知识、所传导的情感和智慧全方位、多渠道、多样化地迸发出来,讲好中华传统,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建设了数字博物馆,既初步实现了馆藏珍贵文物的网上共享和展示,也充分整合了社会研究资源,加强对文物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与阐发,缩短民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使观众可以足不出户欣赏博物馆文物,感悟传统文化魅力。2017年1月19日,由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恭王府博物馆联合丹麦腓特烈堡国家历史博物馆共同发起的“互联网+中华文明——‘瞄世界’博物馆进课堂计划”活动在北京启动。该活动运用互联网技术、直播和VR技术,在博物馆和学校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让各国的孩子在课堂上就可以看到世界各国的博物馆。活动还邀请到权威博物馆专家,以直播的形式给国外的孩子们讲解文物知识,各语种同声传译实时翻译,确保专家和孩子们之间实现无障碍的交流互动。这一活动为文化传播开辟了一种全新的途径,给中华文明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活力竞相迸发。
参考文献
[1]王宏均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段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体系建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3]王小卫.图书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研究[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3).
[4]曹雪彦.新媒体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3).
[5]梁凤鸣.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6(1).
[6]余守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路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6(1).
[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9.
[8]祁庆国.“智慧博物馆项目”带来的启示[N].中国文物报,2017-6-9(3).
作者:辛亥革命博物馆 胡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