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内容设计的一些体会

发布时间:2014 年 06 月 16 日 | 文章作者: | 浏览次数:4477

摘要:辛亥革命博物馆基本陈列《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经过建设者们一年多的紧张工作已如期推出,得到各方好评。本文以基本陈列内容设计为视角,回顾办展工作细节,从各个环节总结办展经验和工作得失,以求方家指正。   关键词:博物馆 基本陈列 内容设计 体会   2011年3月,我有幸加入到《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创作组,参与辛亥革命博物馆基本陈列大纲编写工作。经过同事们大半年的努力,基本陈列在10月8日成功推出。看着辛勤劳动化为的成果,除了喜悦、激动外,也有许多体会与思

    摘要:辛亥革命博物馆基本陈列《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经过建设者们一年多的紧张工作已如期推出,得到各方好评。本文以基本陈列内容设计为视角,回顾办展工作细节,从各个环节总结办展经验和工作得失,以求方家指正。

  关键词:博物馆  基本陈列 内容设计 体会


  2011年3月,我有幸加入到《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创作组,参与辛亥革命博物馆基本陈列大纲编写工作。经过同事们大半年的努力,基本陈列在10月8日成功推出。看着辛勤劳动化为的成果,除了喜悦、激动外,也有许多体会与思考。

一、注重教育性和学术性的平衡

  对观众进行宣传教育是博物馆的功能之一,因此在陈列内容的设定上需讲究政治性,即在大方向上要符合政治导向。

  为了让观众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必然的,顺应历史潮流的,“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在大纲的编排上,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历史事件编入大纲。例如第一部分“晚清中国”,重点表现清政府的衰弱和腐败,将晚清政府在抵御外辱战争中的惨败,清统治者在新政道路上的裹足不前等作为主要内容展示,给人压抑、悲愤的情绪。再如第四部分“创建共和”,主要展现各省独立、南北和谈、中华民国成立等事件,略谈未成功地区起义、南北和谈等史实,精要、连贯地表现辛亥革命结果,着重表现革命党人和立宪派所起的作用。

  学术研究也是博物馆的功能之一,有别于纯粹政治宣传,博物馆内容设计也要讲究学术性。大纲设定在尊重史实,积极吸收学术新成果,对于争议问题取主流说的方针指引下,客观展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在编写大纲第三部分“武昌首义”时,我们参照了冯天瑜先生新作《辛亥首义史》中关于张之洞与武昌起义关系的论说:“张氏的‘湖北新政’,为孙氏领导的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特别加入了“张之洞与近代武汉的发展”章节,在展厅中挂出张之洞大幅照片,展出张之洞画像文物,让观众了解尘封已久的历史。再如第四部分“创建共和”中,我们特别展出清帝退位诏书文物复制件,让观众了解“清帝退位”维护了国家统一,避免了民族仇杀,有其历史贡献。在第四部分“孙中山就职典礼”场景设计中,因未发现有现场照片存世,是谁陪同孙中山参加了就职仪式这个问题在学术界没有定论。综合各家说法及参考兄弟馆已有的场景设计,我们确定了多数说法提到的黄兴、胡汉民、徐绍桢、景耀月、宋教仁等五人,而对于蔡元培参加仪式的说法,因学术界支持不多,我们回避此说。像这样严格按历史编写的地方还有很多。

  开展后在巡视展厅时,我们能看到青年观众纷纷在孙中山、张之洞等历史人物挂像前合影留念,能听到中老年观众“张之洞对武汉发展还是有功的”评论,我想这个陈列设计观众还是认可的。对于部分热心观众对陈列提出的疑问,我们能有理、有据地给出解释,给他们满意的答复。

二、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互动

  陈列内容决定形式设计。大纲第一部分“晚清中国”,介绍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重点展现清政府在抵御列强入侵战争中的惨败和揭露统治者拒绝改革、坚持专制的真实用心,给人以压抑、悲愤的情绪。大纲第二部分“革命原起”,展现革命团体如燎原之火,在中华大地纷纷成立;革命活动此起彼伏,革命志士视死如归。依据设定的内容,形式设计人员在色彩、空间、光照等方面做了针对性设计。如在第一展厅条约墙场景、《辛丑条约》签订场景,运用压缩空高、上暗色系墙面、控制射灯数量等手段渲染晚清时代的黑暗,烘托压抑氛围;而在第二展厅采用扩大空间、增强照明等手段,给人以畅快、愉悦的心理暗示,营造走向光明、充满希望的观展氛围。

  形式设计促进陈列内容完善。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头戏,理所当然要重点表现。大纲第三部分详细地叙述了起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了重点表现此章节,形式设计人员突破了传统展板与文物结合陈列方式,将整个第三展厅打造成一个巨大场景——辛亥时期武昌城街道建筑复原。场景模拟武昌起义当夜情况,大门紧闭的民居商铺、磨刀擦枪的起义士兵、时近时远的犬吠蝈鸣,渲染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将观众带入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氛围中。武昌城街道复原设计弥补了文字表述的局限与乏力,提高了陈列表现力和感染力,成为整个展览最具特色的部分。

  内容与形式设计紧密配合,事半功倍。在制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文字、图片等内容的修改,每个变动都需双方及时协调,才能形成准确的、一致的新版陈列大纲。若沟通不畅,错误率会增加,最终影响展览效果。我们也有失误的例子,在设计保路风潮场景时,形式设计人员设计了官军和保路同志军争抢铁路扳道控制权的场景样稿,但内容设计人员未能及时核查,制作公司为赶工期已开始制作,后在专家审查会上发现了问题。专家指出:辛亥年间四川境内无铁路,场景设计不符历史事实,需重新设计。制作人员不得不调整或废掉部分做好的雕塑。还好发现及时,损失不大。在随后的工作中,内容与设计沟通明显加强。在武昌街道复原场景设计中,无论是房屋、街道的形态,还是路灯、门牌的样子,都经双方实时核对、调整,高效地完成了工作。

三、主打场景,文物“配合”

  筹备论证时,按照国家文物局领导及专家提出的“文物展品与场景设计并重”的要求,辛亥革命博物馆陈展文物至少要达到500件以上,才能有效展示辛亥革命历史全貌。临近开展时,我馆已征集到文物700余件(套),达到开展要求,但存在精品文物不足、纸质文物比重大的情况,若以文物陈展作为主要形式,可能会影响展览的效果。因此,陈列设计中多处运用场景、艺术品等手段,丰富展览内容。

  基本陈列共设有场景十九处,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原,分布在各个展厅。场景制作力求客观、逼真,为此,我们在三个方面下了功夫。首先,每个场景都严格按照历史资料来设定,无直接资料证明的,借鉴其他资料做出合理设计,做到无重大偏差;其次,重视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如运用硅胶、玻璃钢材质塑像,声、光、电技术展现,数字设备控制等;再者,注重展览与观众的互动,如可触摸感应的“武汉近代工业沙盘”、红外感应启动场景特效等设置,实现了这种互动。复原场景设计突破了文字、图表等传统表现手段仅从视觉上填鸭式传递信息的限制,从视、听、触觉等多方位与观众互动,让观众体验式观展。展线上平均每二十米一处场景设置,弥补了上展文物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不足,能有效地吸引观众注意力,延长观众的观展时间。

  运用艺术品上展也是丰富展品的手段。展厅内设有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品10余件,如“戊戌六君子”国画、孙中山伦敦蒙难油画、彭刘杨三烈士雕塑等,既传达了展览信息,同时也作为展品,丰富了馆藏。当然,文物始终是博物馆陈列的重点所在,今后会逐步增加精品文物上展,更加突出文物展品在陈列中的作用。

四、对基本陈列的核查与调整

  布展基本完成时,我馆组织专家和工作人员进行了数次核查,在内容、形式、观展感受等方面发现了不少问题。内容上的问题集中在文字错误、英译不准确、展板不清晰、图文不对应等方面。形式上提出展厅空间利用不够、文物光照单一、文物展示过于简单、展品安全隐患等不足之处。在观展感受上,核查人员以观众视角全方位体查,发现了眩光干扰、不适音效、展厅异味重、导览不清晰等瑕疵。针对核查结果,我们迅速与施工单位紧密合作,提出整改措施,对陈列进行调整和优化,大多数问题在开展前顺利解决,保证了如期开展和展览品质,周期长的整改也在开展后一段时间内完成了。

  开展后,大批观众进馆参观,这也是接受观众的审阅。观众在留言本上赞誉之词不绝,也有中肯建议;也有热心观众直接找到工作人员,反映疑问,提出见解。对于观众意见,无论是领导指示,学者建言,还是市民疑问,我们都高度重视,一方面核查并整改问题,一方面联系并回馈观众,使基本陈列更加完善。以开放的态度接受观众意见,修改陈列中的错误与不足,完善陈列的同时加强了与观众的互动,取得了应有的成效。

五、团队默契配合是成功的根本

  工作人员仅用七个月时间使图纸设计变成现实,没有高效的配合是做不到的。在筹备之初,从各单位内抽调的精英们组成工作团队,他们经验丰富、运筹帷幄;从学校和社会招募的年轻人加入建设工作,他们初出茅庐,干劲十足。以老带新是工作团队特点之一。工作团队建制精简,为主任——副主任——干事三级,保证信息高效传达;分工简明、细致而又务实,文物征集、展览设计、后勤保障等工作组各司其职,保证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人员精干,每一具体分工虽只有一到两名人员负责,但工作得力,保证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以上措施有效摒除了工作程序繁琐、部门壁垒、利益纷争等干扰因素,使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完成工作,保证如期开展。面对巨量工作,团队成员紧密配合。青年们虚心请教,斗志昂扬;专家们悉心指导,不遗余力。大家互相帮助,默契配合,享受工作中的苦与乐。最终,我们如期完成了工作,展览得到各方的肯定。


本文作者:尤海  辛亥革命博物馆陈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