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展览形式设计特色

发布时间:2014 年 06 月 16 日 | 文章作者: | 浏览次数:6440

摘要:《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立足于当代观众的视角,用艺术创新的手法,营造陈列主题氛围,建立全方位互动式体验方式、应用数字多媒体等新的陈列语言,打造展览形式特色,令展览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文化休闲于一体,强调历史性、文化性、知识性与互动性结合,全景展现辛亥革命跌宕起伏的革命历程和建立共和的丰功伟业,全新的展示理念与创作手法,制作出全新的展示效果和颇具代表性的艺术个性。 关键词 创新手法 互动体验 数字多媒体

   摘要:《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立足于当代观众的视角,用艺术创新的手法,营造陈列主题氛围,建立全方位互动式体验方式、应用数字多媒体等新的陈列语言,打造展览形式特色,令展览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文化休闲于一体,强调历史性、文化性、知识性与互动性结合,全景展现辛亥革命跌宕起伏的革命历程和建立共和的丰功伟业,全新的展示理念与创作手法,制作出全新的展示效果和颇具代表性的艺术个性。

   关键词

   创新手法 互动体验 数字多媒体


  《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展览设计总体目标是打造具有武汉特色、中国精神、世界眼光的展览,打造具有独一无二的原创性思想的辛亥革命博物馆。以此为基点,创造出一整套新的陈列体系,以达到“深刻、深邃、深沉、深情”的展示追求。

   展览在形式设计上遵循博物馆建筑的发展趋势,按照“功能复合化、场所公共化、空间丰富化、造型多元化”的原则,以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为支撑,全景再现历史事件的真实历程,以做到人(观众)与物(文物、场景)的互动式体验为诉求重点,通过适当的环境陈列,营造体验参与氛围,力求“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设计思路,合理运用数字虚拟、情景展示、多媒体互动、视频玻璃等新技术、新材料,在灵动陈列与厚重历史间找到最佳结合点,追求平面设计立体化、版式风格艺术化,将文字、图表等展览“旧的”元素以“新的”组合,运用建筑符号中抽象的几何体元素与展示内容元素有机结合,使展示面貌既有历史的韵味又具有现代的美感。

   纵观展览形式设计思路与最终效果,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以创新手法服务内容,营造主题氛围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然而,创新不能无的放矢,尤其是博物馆设计,所有的创意来源必须基于对内容的深度理解。

   在完成内容划分、平面布局规划后,接着要确定整体风格和色调、氛围的营造。在具体环境上,根据展示内容,营造观众身临其境的历史氛围感,无疑是重中之重。

   艺术手法的应用,创造全新视觉感受

   序厅主雕《共和之基》面积约416㎡, 宽52米,高8米,是目前国内陈列展览中,面积最大的主题性雕塑,也是此次展览极具特色的看点之一。其设计理念提倡“三位一体的设计观”即:建筑、环境(空间)、内展。作品将现有的空间高度分解为2M和8M,画面以浮雕、圆雕结合的艺术方式,突出表现武昌起义的士兵队伍,浅浮雕、高浮雕到圆雕,逐渐推进,重点创造出形态语言呼之欲出视觉意境,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主雕以暖色调为主,与建筑内外色彩元素相协调,以此彰显主题的魅力,营造出展览气势磅礴的整体氛围,在形像塑造上追求鲜活的艺术性与历史性,形成该馆鲜明的艺术个性。(见图1)

                                                 图1

   灯光与材质的应用,营造主题氛围

   在陈展中,材质与灯光是最为直接的氛围营造方式。

   展览开篇是晚清中国,介绍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在表现手法上,以走道两侧厚重而倾斜的墙面造型、结合大块面的石刻文字,表现“大厦之将倾”的时代氛围。石材从材质上就给人以沉重感,加上向内倾斜的造型,使人一开始就感到喘不过气与压抑。灯光选择上,以高色温的LED灯光来照射石碑,映衬石材的清冷感。这些展览氛围上的提示,视觉的冲击瞬间将观众带回一百多年前。

  《辛丑条约》的签订在晚清中国这段历史中是一个重点(见图2),为了突出重点,设计师在将清政府与列强签订条约的历史照片放大作为展品上版面的同时,还特意运用场景复原方式,采用写意创作手法,将历史人物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结合,以乌云压顶的紫禁城作为背景,烘托整个场景氛围,同时也喻示当时清廷的没落之势。在人物的面貌、神态设定、服饰和道具的选用上,严格按照历史照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真实制作。人物的位置顺序,也体现出当时的日、德、美、英这四国在这一历史事件中的带头作用。

                                                图2

    清末穷苦百姓 (见图3)与慈禧垂帘听政(见图4)两个场景的主题存在巨大的反差,一个是清贫的百姓生活,一个是奢靡的宫廷内景。在材质上,以泥塑人物配合做旧色背景 画,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清末民众百姓的贫苦生活;栩栩如生的硅胶人像结合重彩场景,表现宫廷内的奢华生活。既有材质上的对比,又有色彩上的反差。两个场景之 间,用朱红的宫廷大门作为区隔。人类对未知事物有很强的探知欲望,皇宫内院自古以来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就是高高在上、充满神秘感的地方。作为设计者,希望能 带动观众的参观情绪,让观众不只是漫步式地游览,而是兴趣盎然地主动探索。紧闭的宫廷大门正符合皇宫内院的距离感,透过隔扇门所透露出的点点奢华,挑动观 众想要去窥视一下的心理。凑近隔扇门,可以窥见小皇帝同治坐在龙椅上如同木偶,背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大权独揽的形象化场景,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与欲望。

   图3

                                                         图4

   写实场景给人逼 真、身临其境的感觉,写意场景却以另一种方式触动观众的心弦。第四展厅中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就是很好的例子。南北议和并没有十分详实的历史资料,当初议和 的上海英租界市政厅也早已在战火中被摧毁。一方面是无法根据历史资料复原当时的议和场景,另一方面,紧接着就是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的写实场景,设计者也 希望避免这样接近的形式重复。所以在这里设计了一个写意场景,在空间上也做了缩减,形成于后续场景的主次关系。场景本身以当时的会场为背景,谈判桌为前 景,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自己去理解当时的社会形势下,两方面所作出的议和之举。

   清帝退位,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场景中的龙椅被灯光照射的金壁辉煌,而随着观众的走近,灯光逐渐变暗,象征清皇朝的龙椅暗淡无光,背景上清帝退位诏书放大件逐渐展开,整个场景诠释了一个朝代没落的过程,肃穆生动(见图5)。


图5

  二、突破传统陈列布局的视野,着重建立全方位互动式体验

   本次展览的重点共有二十五处,作为辛亥革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1911年10月10日晚那场激动人心的战役,无疑是本次展览的重中之重,也是整个展览的最 高潮。所以在展览比重上,刻意放大武昌起义的内容,将第三展厅还原当时武昌城的夜景,给予足够的空间去表现这一历史事件。  

   设计师大胆地将整个第三展厅打造成一个巨幅体验式场景,给人以走进历史现场的参观感受。这里,展览在陈列手法上创造性地结合场景、人物、灯光、声效、全息投影技术等多种手段,在严格遵从史实考证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还原富有真实感的历史环境,让参观者不单只是运用理性思维接收讯息,而是通过感性认识来理解并亲近历史,收获鲜活、立体、全新而难忘的体验,这就是展览形式上区别于其他同类题材的特色之处。

   展厅中陈设的每个细节,大至建筑外观、街道名称,小至瓦片、水井等都经过严格的考证,得到逼真再现。观众踏入第三展厅,仿佛穿越时空,来到1911年10月10日晚上的武昌城。这是革命枪声响起的前夜,走上沧桑的青石板路,只见武昌城夜幕笼罩,暗云低垂,天际悬挂着几颗稀疏的星星,高大的树木给街道和房屋投上了浓重的阴影,远处还传来隐隐的虫鸣犬吠声。一侧民宅的大门紧闭,只有窗口透出昏黄的灯光,几个新军士兵或站岗放哨,或倚着电线杆低头擦枪,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酝酿着山雨欲来、一触即发的肃杀氛围(见图6、图7)。

                                                图7

                                              图8

    除了静态的历史氛围营造,展览中还沿展线设置了一些感应点,当观众触发感应装置,会有虚拟的历史人物出现,和观众进行对话,增加了互动性。这些调动情绪的小亮点经过精心设计,与内容紧密贴合,并以逐渐紧凑的节奏排布在展线中,将观众情绪一步步推向高潮。例如:走到胭脂巷11号(共进会机关)门前,原本黑洞洞的门窗会突然亮起,从中可以窥见共进会和文学社双方负责人正在进行秘密会谈、共商起义计划的场景(见图9)。

                                                图9

    为了凸显展示效果,在展览施工中,制作人员将重心放在饰面材质表现、道具布置及灯光效果等环境氛围的营造上。鉴于层高有限,将天顶有意识的压黑虚化处理,结合淡淡星光,视觉上增加高度感,加之灯光营造的婆娑树影将环境效果处理得以假乱真,加以时而传来夏夜的鸟叫虫鸣,无论视觉、听觉、触觉都富有强烈的穿越感,体验式参观模式在这里得到真正体现。

   三、数字多媒体的应用,成为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纽带
    在现代展览中,数字多媒体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其魅力在于新颖、多变、丰富的媒体表现,还有其互动参与性,观众不再满足以静态的画面去了解那些逝去的历史,而是希望可以用更生动地方式去了解事件的整个过程,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以数字多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纽带。在《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展览中,多媒体即恰如其分的起到这种作用。

   展览中最重点展示历史事件过程的数字多媒体形式莫过于第三展厅的《武昌起义》大型沙盘环幕影院(见图10)。沙盘模型利用声光技术制造火焰、爆炸等逼真效果,从宏观角度演示武昌起义多线推进的进程,沙盘无法表现的具体情节则在环幕播放的影片中得到反映。180°环幕被切分成三个画面,通过三个画面的切换和配合,形成蒙太奇的叙述手法,演绎起义之夜武昌城各处发生的战斗、发挥关键作用的人与事及其关系。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而在那些重点情节上,则将镜头充满整个荧幕,充分体现大型环幕给人的视觉震撼力。沙盘与环幕的配合丝丝入扣、相辅相成,影片结束前,三个画面重新拼合成环幕,革命军英勇冲刺的画面气势宏大,象征胜利的红色十八星旗迎风飘扬,覆盖整个武昌城,观众被欢庆气氛感染,不由心潮澎湃,将观展情绪推向最高潮。

                                                图10

    第四展厅的创建共和部分,全国各省均纷纷响应起义,结合地面的电子中国地图,当观众脚踩到湖北地块上时,十四省根据相应起义的时间逐个亮起,起义相应的版面内容也逐个呈现在观众面前(见图11)。展厅展示的内容通过灯光亮度的提高,依次呈现给观众,同时区别于之前几个展厅的氛围效果。

                                                    图11

   结论

   共和之基,基于武昌起义。《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展览,在形式设计方面突出内容的重点,重点营造设计突出展览的亮点。通过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应用数字多媒体技术、结合现代造型用灯营造出全方位互动体验氛围,进而展现辛亥革命跌宕起伏的革命历程和建立共和的丰功伟业的效果以及颇具代表性的鲜明艺术个性。


本文作者:彭博  辛亥革命博物馆陈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