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免费开放的契机彰显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

发布时间:2014 年 06 月 16 日 | 文章作者: | 浏览次数:4300

摘要:博物馆是是人类文明记忆、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积累的总和,是展示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窗口。博物馆的这些功能决定了博物馆是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公益性特征。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把这种“公益性”彰显到了最大限度,从制度上保证了社会各阶层的群众都能共享到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博物馆 免费开放 服务 社会教育   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党的十八大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实践,也是实现人民

    摘要:博物馆是是人类文明记忆、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积累的总和,是展示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窗口。博物馆的这些功能决定了博物馆是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公益性特征。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把这种“公益性”彰显到了最大限度,从制度上保证了社会各阶层的群众都能共享到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博物馆 免费开放 服务 社会教育



  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党的十八大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实践,也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享有由社会进步带来文化成果的现实体现,更是构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辛亥革命博物馆自2011年10月开馆以来,借助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契机,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及服务功能,把围绕和谐社会建设、面向群众、面向市场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不断转变观念、创新服务、增强活力,以吸引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愿望和需求。

  一、强化内部管理,完善服务功能,营造良好参观环境

  博物馆对外实行免费开放,导致观众数量不断增多,给博物馆日常管理带来很大压力,但就博物馆免费开放来说,它的意义以及所产生的效果其利无疑是大于弊的。博物馆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如何克服困难保障免费开放的顺利实施,如何抓住机遇发展自我,辛亥革命博物馆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对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准确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对策。

  (一)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内部管理

  制订《辛亥革命博物馆免费开放管理办法》、《辛亥革命博物馆观众免费参观须知》等一系列管理规定和办法并颁布实施,在博物馆醒目位置予以公示,让观众知悉。

  对工作在一线的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文明礼貌意识和安全意识。推行标准的文明、规范用语,严禁工作人员对观众说“不”。坚决杜绝因服务态度等问题引发的投诉事件,保障观众正常的参观秩序和服务环境。

  博物馆免费开放引来观众参观量的不断增加,从而也导致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出现,如存在不排队、甚至翻越栏杆领票,强行进入博物馆,在展厅内大声喧哗、不听劝阻使用闪光灯拍照和乱扔垃圾等损坏博物馆设施的不文明现象。为此,博物馆成立了安全保障应急工作专班,一旦博物馆任何区域发生突发事件,都会及时向馆领导报告,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力争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二)调节观众流量,确保参观秩序

  为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好的满足观众参观需求,适度调节观众流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辛亥革命博物馆针对旅游团队、社会团体来馆参观,采用提前预约、错开高峰时间的管理办法,而对待散客观众采取定时义务讲解的服务举措。这样既保证了团队观众的参观质量,又极大满足了散客观众的讲解需求,同时也确保了正常的参观秩序。

  对观众相对集中的重点展厅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当观众人数较多时,现场服务人员会配合讲解员组织观众在展厅门口依次排队进入,或者劝导观众先参观其他展厅,以分配好展馆内各展厅的观众流量。

  利用红外线、定点摄像探头等高科技手段,对展厅内定有级别的文物展柜和重点场景、部位进行严密监控,及时劝阻并制止极少数有损文物展柜和场景的不文明行为发生,确保文物及设施安全。

  (三)完善服务设施,提供优质服务

  为适应免费开放工作需要,博物馆还专门设置观众休息区,配置休息座椅、寄存柜、电子触摸屏,提供参观导览、免费饮水、宣传册、轮椅车、医药箱、雨伞等便民服务措施,同时更新和调整馆内不清楚、不明确的参观导览标识、标牌,同时相应增加英文标注,做到美观大方、清晰易懂。

  用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参观环境,以礼貌用语带动观众文明参观。如针对部分没有专人陪护的老年观众和残疾人朋友进馆参观,博物馆都会安排工作人员全程提供服务,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对少数存在不文明行为的观众,不是强行制止,而是通过工作人员耐心的说服教育加以正确引导,逐步培养观众文明有序参观,为共同打造和谐博物馆创造条件。

  二、提升讲解员素质,积极招募志愿者,提高对外宣传效果

  讲解员是博物馆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讲解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观众的受教育和参观质量,影响着博物馆的窗口形象,甚至影响到一个城市和国家的形象。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来自不同社会层面的观众需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培养一支举止大方、和蔼可亲,真诚为观众服务的讲解员队伍至关重要。同时随着前来参观的观众增多,会带来讲解任务的加重,因此适当地招募一批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志愿者,作为讲解员队伍的有益补充很有必要。

  (一)开展各类活动,提高讲解队伍素质

  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纪念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服务观众的水平。近年来,辛亥革命博物馆相继举办了“2012年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全市讲解员培训班”和“武汉市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讲解大赛”的活动。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现了我市文博系统的精神风貌,提高了讲解队伍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二)积极招募志愿者,加大对外宣传效果

  为更好地适应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需要,缓解免费开放后博物馆服务人员相对短缺的情况。辛亥革命博物馆充分发挥志愿者的积极作用,把关心博物馆事业的有识之士组织起来,让他们承担免费开放后的观众引导、讲解咨询和接待等方面的工作,相继招募和吸纳来自社会各界近200名志愿者。通过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志愿者进行指导、培训和考核,合格者才能挂牌上岗。志愿者们通过对观众讲解、宣传服务等方式传播相关知识,加大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对外宣传效果和社会影响。

  三、追求特色文化,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办好陈列展览

  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博物馆,其陈展内容和宣传教育形式如何,是决定博物馆教育功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为了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走进博物馆,就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三贴近”原则,在陈列展览方面必须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传播内容和展示形式,不断推陈出新,打造精品展览。

  (一)凸显主题内容,创新陈展理念

  除了做好常设的基本陈列《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展览之外,辛亥革命博物馆紧紧围绕“辛亥革命——武昌首义”这一主题,先后自办了多个临时展览,如《首批入藏辛亥革命博物馆书画作品展》、《迎龙年辛亥情馆藏书画展》和《湖北省暨武汉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缅怀英烈祭奠仪式实物展》等展览,其中《首义之光——海报设计展》,联合武汉多所高校,以新颖的海报展模式,吸引了包括国内外平面设计界大师和高校学子在内的众多参与者,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此次展览还开展了观众评选活动,极大的提高了观众的观展热情。

  (二)把握社会热点,贴近群众生活

  博物馆馆与各方联系引进推出了多个展览,如《孙中山•梅屋庄吉与长崎》、《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系列图片展》、《武汉地区首届外宣精品展》等题材多样的展览。其中《回眸胡适》、《新时代的先声——五四新文化运动展览》两个展览,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全面、客观地展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李大钊、鲁迅等近百位叱咤风云的社会精英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程。

  引进的《第二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将全国100余位艺术家近300件书画精品带到武汉。文怀沙、周韶华、冷军、亓官良、常进、叶瑞琨、乐震文、李兆虬、韩璐等大家的作品悉数在列。大师们一幅幅令人赞不绝口的作品不仅满足了广大书画爱好者的精神需求,而且提升了辛亥革命博物馆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展览进行的15天中,展厅里每天人头攒动,开展当天就吸引各地观众7000余人来馆参观,达到单日来馆参观观众量的最高值。

  四、致力服务社会,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好阵地作用

  为更好的满足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需要,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一服务为全方位服务,让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认知博物馆。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地创建、馆际交流及知识讲座活动,将有益于发挥博物馆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一)致力服务社会,实现资源共享

  辛亥革命博物馆先后与中国人民解放军62140部队、空军预警学院、江汉大学商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商家社区和周边近10所中小学校,建立了军人理想信念教育和国防教育 基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基地、青年志愿者服务实践基地、社区居民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定期邀请上述共建单位进馆参观,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充分发挥阵地教育的同时,博物馆专门制作了一批主题为“首义之城—辛亥革命旧址遗址”的流动展板,走进学校、社区和群众聚集地(如汉口江滩等),让广大市民、学生及外地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一幅幅承载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历史图片,极大地唤醒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利用重大纪念日、节庆日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在第23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博物馆与武昌区残联共同举办的主题为“触摸历史,文化助残日”活动,邀请了100多名残障人士来馆参观,让弱势群体真正领略到社会的博大爱心,享受到现代和谐。

  (二)开展交流合作,拓宽沟通渠道

  近年来,辛亥革命博物馆与众多博物馆、纪念馆建立横向联系,搭建相互交流平台。先后与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博物馆、武汉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红楼)及中山舰博物馆等兄弟博物馆开展经常性业务交流活动;与四川省博物院、北京市新文化运动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广州市大元帅府纪念馆和中山市孙中山故居等博物馆、纪念馆开展馆际交流和互访活动;与日本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缔结为友好博物馆。

  保持可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一直是摆在博物馆界决策层和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加强博物馆与旅游部门合作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2013年3月成功召开的“武汉之窗——辛博之旅”旅游推广会,为辛亥革命博物馆积极开拓旅游市场,不断打造合作共赢的文化旅游新局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博物馆沙龙活动,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

  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随着更多来自不同社会层面的受众群体走进博物馆,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如何更好地融入到广大公众的精神层面,是博物馆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辛亥革命博物馆定期开展博物馆专题知识讲座的博物馆沙龙活动,每次讲座都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提升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博物馆业已成为普及和传播知识,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五、结语

  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博物馆事业的新要求,向更多观众展示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是历史赋予博物馆的重要责任,同时也是博物馆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途径。我们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制定措施,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切实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与影响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和精神需求。


本文作者:刘宏国  辛亥革命博物馆工会主席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马希桂:《博物馆社会教育》,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

3、杨丹丹、阎宏斌:《博物馆教育新视阈》,文物出版社,2009年。

4、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编:《城市文化的共享》,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