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临时展览文化内涵的有效表达 ——以《那个年代的武汉——晚清民国老明信片展》为例

发布时间:2017 年 04 月 07 日 | 文章作者: | 浏览次数:6751

摘 要: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基本陈列之外的一项重要的业务工作,承担着对观众进行文化传播、文化教育、文化引导的责任,已成为博物馆免费开放新时代的宠儿。为满足社会公众的多层次文化需求,辛亥革命博物馆充分开发和整合文物资源,加强对临时展览的策划与研究,注重临时展览中文化内涵的有效表达,成功举办《那个年代的武汉——晚清民国老明信片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要: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基本陈列之外的一项重要的业务工作,承担着对观众进行文化传播、文化教育、文化引导的责任,已成为博物馆免费开放新时代的宠儿。为满足社会公众的多层次文化需求,辛亥革命博物馆充分开发和整合文物资源,加强对临时展览的策划与研究,注重临时展览中文化内涵的有效表达,成功举办《那个年代的武汉——晚清民国老明信片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键词:博物馆;临时展览;文物内涵;明信片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面向社会的主要传播媒介,是面向公众传播文化信息的独特语言。一般博物馆既有长期展出、比较稳定的基本陈列,也有短期展出、经常更换的临时展览。临时展览作为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有力补充,承担着对公众进行文化传播、文化教育、文化引导的责任,如今已成为博物馆免费开放新时代的宠儿。但是,由于原创性展览较少、展览经费短缺和筹备时间仓促等原因,当前一些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时缺乏科学的策划和系统的研究,注重外在形式的装饰华丽,忽视展示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逻辑性,导致展览的文化内涵表达欠佳,未能很好地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

辛亥革命博物馆地处武汉首义文化区,依托自身文物资源优势,举办了各种展览,形成了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互为补充、交相辉映的陈列体系,展示出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历史和独特的首义文化魅力。2014年5月16日,辛亥革命博物馆推出《那个年代的武汉——晚清民国老明信片展》。该展览以观众为中心,注重文化内涵的有效表达,通过400多张晚清民国时期的明信片,多角度、多侧面地向广大观众展现近代武汉的风土人情和城市发展的文明成就,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内涵丰富、魅力独特的明信片文化盛宴。据《长江网》报道,在3个月的展期内,有30余万观众冒着酷暑前往博物馆参观展览,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围绕主题,深入发掘文物内涵

文物是陈列展览的核心,博物馆通过展览将文物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表现出来。一个展览需要展示什么样的文物,主要取决于策展人员对文物信息的把握,因为策展人员在观众与文物之间充当着知识搬运工的角色,他们将自己对主题、文物的认识通过文物、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按照合适的组合方式传达给观众。对策展人员而言,如何用非专业人士能够听懂的方式进行表达,使他们兴趣盎然的参观展览,并获得对该领域的理解最为关键。因此,要拉近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必须将文物置于社会文化生态和历史背景环境之中,深入发掘其文化内涵,并通过文物之间的组合、搭配以及通俗的语言来表现陈列内容,如此方能将文物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源,实现历史文化在临时展览中的有效表达。否则,文物一旦远离自己的文化坐标和使用场景,不过是展柜中有形无神的文物堆放而已,犹如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

明信片是通信用的卡片,它融知识、史料、艺术于一体,其规格、图案封套上的出版部门出版年月出版书号版次开张印次印刷厂家售价等都忠实记录了一定历史阶段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因此,晚清民国时期的武汉明信片是近代武汉城市发展史的沉淀和缩影它不仅记录了近代武汉的风土人情和重大历史事件,也为后人了解近代武汉历史提供了资料《那个年代的武汉——晚清民国老明信片展》充分整合博物馆与民间现有明信片收藏和研究资源深入发掘和提炼明信片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对能够体现展览主题的明信片进行组合、搭配、优中选优,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观众,让观众在引起共鸣的同时,产生回到先辈们生活时代的穿越感。如在展示“民国初年的奥略楼”明信片时,策展人员围绕主题,通过对相关明信片和历史资料的深入挖掘和研究,挑选出画面清晰、品相较好、极具代表性的明信片,配以简洁明了的辅助文字说明介绍奥略楼的相关历史,从而使这组明信片在共性之中呈现出鲜明的个性,以更加生动和丰富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二、以人为本,注重多种文化需求

博物馆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临时展览选题较为自由,可以满足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观众的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提供展示文化的舞台、学习知识的基地、休闲娱乐的场所。但是,由于家庭背景和知识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观众对临时展览的文化需求自然也就所有不同。对观众而言,一个富有意境、与众不同、回味悠长的临时展览,无疑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参观体验,不仅会吸引他们再次来博物馆参观,而且会在良好口碑的驱动下吸引更多的观众参观。因此,博物馆应在深入挖掘文物内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观众的接受能力和欣赏习惯,从观众便于理解、接受和欣赏的角度,将专业性、学术性和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结合,加强临时展览文化展示的多层次信息传达,使不同层次的观众都能够各有所得。

明信片是地域文化信息的载体通过照片和图画再现了特定地域内的手工艺品民间美术作品雕塑出土文物和民间习俗等内容具有记载保存和传播地域文化信息的作用。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是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1861年汉口开埠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外国租界的设立西方教会势力的渗入新式学堂的创办和近代工商业的兴办,使武汉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发祥地,武汉在武昌起义曾三次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那个年代的武汉——晚清民国老明信片展》充分把握武汉地域文化特色,针对目标观众群体和潜在观众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既精选了能够展现近代武汉城市变革和现代化进程的明信片,也精选了反映百姓生活和地域风情的明信片,从而不仅使本地不同层次的观众重新品读了大武汉的城市丰韵和时代变迁,也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外地观众流连忘返于秀丽江城的婀娜多姿和深厚底蕴。

三、与时俱进,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陈列展览是进行直观教育、传播文化科学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展品群体,是博物馆向社会提供的特殊精神产品,也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与基本陈列相比,临时展览小型多样,更加具有灵活性,它不仅可以多方位的弘扬民族文化,而且也可以反映时代感较强的、有针对性的社会热点问题,满足各种层次观众的需要,丰富观众的文化生活,发挥博物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因此,举办临时展览应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为原则,举办符合时代主旋律、紧扣时代脉搏的展览,观众通过参观博物馆临时展览获取所需的知识和兴趣,博物馆通过临时展览中营造的文物信息、文化内涵、历史魅力,帮助观众理解文物历史、社会文化、精神风尚,教育和引导观众的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使精神沙漠重现绿洲。

明信片题材广泛记录了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史其中地域性较强的以著名人物重大事件风光名胜文物古迹艺术作品等为常见明信片上记录着地方灿烂辉煌的历史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是对青少年进行热爱家乡教育的好教材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那个年代的武汉——晚清民国老明信片展》紧跟时代步伐,注重契合公众文化需求的时效性,通过精心制作和深入浅出的阐释,用不同时期的明信片组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反映近代武汉沧桑巨变的历史长卷,彰显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内涵,不仅使广大观众在高雅的殿堂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而且将广大市民的城市情怀充分调动起来,以此激发市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并转化成服务现实的具体行动,积极投身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激励广大市民更好地创造未来

四、雅俗共赏,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都不尽相同,各有特点,所呈现出的文化特色都显示了当时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趣味。博物馆是一个可以尽情展现各个历史时期文化的场所,在博物馆的展厅里,通过陈列展览的题材、设计风格、陈列方式、服务设施、沟通互动形式等,在文物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物质、习俗和精神的文化传播与教育,将文化内涵外化,向观众传达文化审美,这不仅是以临时展览的形式把生涩难懂的文化,用生动具体的文物与技术完美呈现,还是将文化现象和文化观念在临时展览中强化的过程。因此,一个好的临时展览必须克服场地、时间和经费等方面的局限,发掘多元化的文化表现手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展示出其历史典故、文物常识、故事体系等文化内涵,使之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让观众在参观时不仅能够读出历史文化,而且能够产生心灵上的震撼。

明信片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明信片上的图画及文字内容如果涉及特定的地域就使其成为一种记载地域知识信息的独特的地方文献如笔者曾见过一枚“大清邮政第四版团龙图邮资明信片”,这枚明信片上的文字内容主要介绍了寄片人的家庭和生意状况,明信片右上角的邮戳是圆形腰框式中英文“扬州府”日戳,中间日期是“元年十月廿一”。明信片中部还盖有一个长方形红色日戳,上有“扬州贰拾”字样,这是收受邮件的信柜或“邮政代办分局”的戳记,说明当时的扬州至少有20个信柜或“邮政代办分局”。《那个年代的武汉——晚清民国老明信片展》尊重陈列展览工作的客观规律,通过晚清至民国时期不同种类的明信片分类组合陈列,再现当年武汉三镇的城市风光和地域文化,不仅能通过相关明信片之间的搭配表现近代武汉的城市变迁,也使晦涩难懂的历史知识和厚重沉闷的陈列展示变得生动、有趣,使明信片蕴含的历史、社会价值、文化精神传递给观众,丰富和深化了展览的文化内涵。如展览的第一部分第二小节,以30余张不同时期、不同机构发行的明信片,通过“汉正街”、“六渡桥”等汉口老街的图片及简要说明,生动展现了近代武汉商业中心汉口的历史发展轨迹,使观众在鲜活有趣、亲切丰富的展览中品出汉口商业文化的发展,从直观到感性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变迁。

五、记忆延伸,借力文化衍生产品

 2015年3月20日开始实行的《博物馆条例》规定,国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对博物馆而言,文化产品是一种承载着文化理念的符号,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展览传播方式的时空局限。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将馆藏文物与民众生活连接,可让观众将博物馆里的独特体验延伸到日常的生活当中,这也是一种“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方式。针对一个临时展览开发相关的文化产品,不仅为临时展览文化内涵的有效表达增添了新的媒介,而且可以让观众把参观展览时的体验和记忆带回家,同时也能够拓展博物馆资金筹措渠道,是解决临时展览经费难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对于中小型博物馆而言,在临时展览中开发文化产品具有很大难度,因为展览筹备时间和展期较短,而且经费有限,如果市场调研不充分,很容易出现滞销或供不应求的局面,进而导致文化产品的价值不能充分体现。

明信片具有设计精美、直观清晰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和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既是举办临时展览的生动素材,也是编撰成册的文献资料。如旧上海明信片》、《旧明信片中的老大连》、《百年前的明信片》、《记忆邮递等明信片图书,使更多人可以分享和利用这些明信片资料,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辛亥革命博物馆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针对广大观众的文化需求,《那个年代的武汉——晚清民国老明信片展》中精300多明信片,编辑出版《那个年代的武——清民国明信片集》,使观众不仅可以走进博物馆参观展览,而且可以把展览带回家,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这本精美的图册回味观展过程和独特体验,并可以随时与亲朋好友分享关于展览的文化记忆,从而以一种更加个性化的方式提升了展览文化内涵的表达效果,拓展了博物馆文化传播的辐射范围。

结语

临时展览是满足观众需求增强博物馆活力发挥博物馆职能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推出高质量的、富有文化内涵的临时展览,才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博物馆应当加强对临时展览的策划与研究,不断提高临时展览的水平,实现临时展览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与观赏性、趣味性、互动性的和谐统一,才能在情感上、艺术上、文化上触动观众的心灵,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

参考文献

[1]王宏均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单霏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

[3]齐玫.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策划与实施[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4]张雪.谈临时展览在中小型博物馆工作中的作用一一在博物馆工作实践中引发的思考[J].博物馆研究,2006(12).

[5]宋向光.博物馆陈列的核心特征:意义沟通[J].中国博物馆,2009(4).

[6]高红清.临时展览屮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以“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项目为例[J].中国博物馆,2009(4).

[7]张静、费利华.如何办好临时展览——观新加坡《郑和与海洋亚洲》展览有感[J].福建文博,2009(4).

[8]吴凡.对博物馆临时展览的思考[J].上海文博论丛,2012(4).

[9]练洁.博物馆专题性临时展览的研宄一一以山东博物馆《斯文在兹一一孔府旧藏服饰特展》[D].山东:山东大学,2012.

[10]杨帆.浅议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及营销——以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博物馆为例[J].故宮博物院院刊,2013(4).

[11]刘春艳.关于举办临时展览的几点看法一一以东南亚唐人街今昔图片展为例[J].黑龙江史志,2013(9).

[12]张妙若.明信片:都市文化的现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