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大学校”
发布时间:2021 年 11 月 01 日 |
文章作者: 文博圈微信公众号2019年3月12日 |
浏览次数:670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博物院考察时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四年之际重温讲话精神仍心潮澎湃。《教育法》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切实领会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实质,弄清办好“学校”的目的和“学校”的性质、功能,让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各级在校学生的社会教育开展工作。
承担责任,担负使命
我们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理解是,博物馆不仅要具有抢救文化遗产、保存各类文物、珍藏民族记忆、守护中华文明的功能,具有研究、探索、分类、展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功能,也有文化、文物、旅游行业的作用,而且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担负更重要的历史使命。
在实现博物馆社会效益的同时,重要的是要把践行核心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提高民众道德素质作为博物馆的光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激活传统文化基因、净化民族灵魂、凝聚中国能量、展现华夏精神。也就是说,要让博物馆完成由“护物”到“化人”的重大转型,由以“藏物为主”到以“育人为主”的转变。
习总书记的讲话代表党中央对我国所有博物馆发出的重要号召、赋予的历史使命,既是对博物馆职能进行概括和总结,也极具创造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必将惠及子孙万代和产生广泛而久远的重大影响。讲话成为博物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前进方向,推动博物馆事业迈上新台阶。
讲话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多年来我们积极筹建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初衷和本意,就是想办成一所“大学校”。希望博物馆和监管部门能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贯彻、全面落实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使每位参观过博物馆的观众都能够使道德变得更高尚、见识变得更高明、才华变得更高超、学问变得更高深、美感能力变得更高妙。
积极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作用
古今中外的学校无不以培养学生的“德、识、才、学、美”为其最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要想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大学校”,首先要考虑如何完成以上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在创办之初,就明确地认识到“以物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确立“以文树人”的建院目的,在建成开放中始终牢记“修德化人”初衷,坚持发挥“以道正人”的社会功能,坚定把握“以才立人”的发展方向。
我们在藏品抢救、保护、研究阶段就充分考虑到开放后如何用近4万件藏品提高观众的道德情操、远见卓识、才能技艺、知识学问、审美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在藏品规划、布展、宣教阶段有目的、有意识地把培养参观者“德、识、才、学、美”素质的原则渗透其中;在我院发展过程中还不断在思考、讨论、探索、研究如何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和高新科技丰富教育方法、改进教育手段、优化硬件设施,争取把我院办成一处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弘道修德、观风增识、崇文培材、览物进学、呈艺育美之地,让观从能得到熏陶、受到净化,时时有所感悟、处处有所增益。
我们始终坚信,如果全国所有博物馆都能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那么中华大地将会平添4600多所“大学校”,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必然会大大加快,实现中国梦指日可待。
注意彰显各自教育资源特色
全国博物馆都应该办成也能够办成滋养道德、提高见识、丰富才华、增加知识、培育美感的“大学校”,但在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时绝不应该采取“一刀切”,应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特色,百花齐放,万木争春。
要充分注意博物馆这类“学校”与正规大中小学教育的区别,即博物馆不能代替也无法代替普通大中小学的教育功能,普通大中小学也同样不能代替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二者各有优势,应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不可偏废。
要充分保持和发挥博物馆实践性、参与性、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形象性、灵活性、通俗性、流动性、自愿性、应用性强等共性特征,寓教于乐,让历史发言,让文物说话,让讲解者深度发挥,让参观者独立体悟。
要充分发挥博物馆藏品、地域、时间等方面的特殊性、差异性,因材施教,因物化人,因地制宜,因时变通。
各级博物馆主管部门应根据“学校”不同性质、层次、规模、功能、特点、效益、影响等,一视同仁、大力扶持、公正评价,让博物馆这样的“大学校”像其它正规大中小学一样得到各级政府的关心、爱护、帮助,解决它们的困难,保障它们的正当权益;要根据博物馆实际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建立各种层次的评估标准,让“学校”各显其能,健康发展,共同提高,不断壮大,为教育事业增添生力军,为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办院的经验教训感到,为了将博物馆办成真正的“大学校”,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还要特别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是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华传统文明的弘扬相结合,中华文明之河滚滚向前,长流不息,岂是无源之水?中华文明之树郁郁葱葱,长青不老,岂是无根之木?不能知古焉能鉴今。
二是要把建立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与继承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剔除糟粕、汲取精华、辨证取舍、古为今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的原则,不能推陈焉能出新。
三是要把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承传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今为核心,古为源泉,无源泉则无核心,无核心则不辨源泉,合则两美,分则两伤,不能继往焉能开来。
四是要把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与广大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相结合,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五是要把博物馆不同类别的藏品与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参观者相结合,把藏品所蕴有的文明性质、文化意味、文艺技巧、文学特征与“德、识、才、学、美”相结合,力求以物感人、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以德正人,不能格物焉能传道。
另外,博物馆教育还要注意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书本知识、课堂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事业与产业相结合,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相结合,义与利相结合,雅文化与俗文化相结合等。避免出现片面性、短视性、极端化倾向,力争博物馆都能全面地、持续稳定地发展、成长和壮大。
利用传统文化滋养道德素质
博物馆应当充分注意全面培养、提高观众的“德、识、才、学、美”等方面的素质,也应当与所有正规院校一样必须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道德是人类前行时必须牢牢把握的“方向盘”,是人类前进最重要的动力之一,是人类一切活动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我曾多次在全国人大的会议上发言时对当前国民道德失范现状表示担心和忧虑,提出“德失求诸古、德失求诸民、德失求诸心”的对策。
在民族的、个人的诸种素质中道德素质是核心的、根本的、灵魂的、基础的、统帅一切的、支撑全部最重要的,道德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就“德、识、才、学、美”而言,尽管都是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素质与能力,但毕竟五者也有主次、轻重、本末之分。有识无德就极有可能做出不合公共伦理道德的错误判断和预测,有才无德就极有可能对国家、民族、社会、个人造成比常人更大的伤害和破坏,有学无德就极有可能成为假丑恶的辩护者、真善美的攻击者,有美无德也不是或不懂得世人公认的大美、真美、至美。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德、识、才、学、美”的主次关系可以用个例子来说明。以“战”为喻,“德”好比战争中的司令部、总指挥,“识”好比参谋部、参谋长,才好比战斗队,“学”好比后勤部。战争的性质如何、符合伦理道德与否,由“德”决定;解决战争的方法预测判断战争的进程等由“识”决定,战争任务的具体完成则由“才”决定,战争的后勤保障则由“学”决定。再以“斧”为喻,“学”如斧背,“才”如斧刃,“识”如执斧者之眼,“德”如执斧者之心灵和头脑。
从古今哲人的比喻中可以看出“德”在各种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社会道德失范问题和道德教育在一切教育中的重要性,绝不能主次不分、轻重混淆、本末颠倒,应该牢记历史教训,长思圣哲告诫,正视道德现状,高举道德大旗,让道德理论、道德实践和社会、公民持“零距离”,让崇德向善成为精神文明的“压舱石”和“定海神针”。
回顾历史,立足当下,直面现实,展望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体系,中国特色精神文明体系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思想文化体系,中国特色思想文化体系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核心价值体系首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的内涵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正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梦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基因仓”“标本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继承传统美德、提升全社会文明素质仍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
要切实把握好习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系列重要讲话核心实质,让万里长天永远高悬着温暖真善美的阳光,让九州大地永远充满着沐浴灵魂的青山绿水,中华民族以清明稳定的政治让世人羡慕,以繁荣昌盛的经济让世人折服,以高新精深的科技让世人惊叹,以崇高伟大的、向上向善的整体民族道德素质让世人钦佩,以昂扬的中国精神、雄浑的中国气象、阔大的中国境界、纯净的中国灵魂让天下向往归心。
作者是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
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表明我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