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特辑|不同角度看“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学者篇

发布时间:2021 年 11 月 01 日 | 文章作者: 弘博网2019年5月13日 | 浏览次数:663
针对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青年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和对博物馆的理解积极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本期,多位学者将谈谈他们对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理解。 复旦大学 周婧景 目前看来,个人觉得该主题大致可以总结为一个中心思想,即“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中心(社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如何在未来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作用”。再简单来说,就是强调博物馆承担社会发展角色的趋势。 个人认为围绕这个中心,可以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经济需要、博物馆社群意识形态改变、博物馆自身藏品限制等); 2.这种趋势的外在表现(博物馆功能多元化及新功能出现)。其实,我国博物馆不少临展、特展已经体现出这种趋势; 3.我国对于回应这种趋势的困境和相关建议。古德、古兰、达那等学者都是顺应这种趋势的提倡者。 南京师范大学 黄洋 我觉得今年的偏向重点是社区。博物馆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断变化,除了传统认为的收藏、保管、研究、展示、传播、教育,博物馆更深入关注社会,参与探讨当代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等。当今博物馆正在重新定义自身,变得更具有交互性,关注普通观众和特殊群体需求。博物馆成为了文化枢纽,在保持其使命的同时,开始更重视其周边社区及社区的人。同时,博物馆致力于保护文化多样性,将优秀历史文化“活”起来,并且“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博物馆注重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现实与传统联系起来,并使传统在未来传承。 山东大学 尹凯 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该主题延续了最近几年国际博物馆日深刻关切的话题——博物馆与社会、博物馆作为中介的角色;同时重申了博物馆专业化要素——收藏、研究和交流之于这些新路径与新动态的基础性地位。根据国际博协对该主题的阐释,我认为今年的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层面来理解: 一、就微观的博物馆机制而言,其基本的方法论流程是物件(遗产)-知识(专业)-公众(社会)。如果想让博物馆起到文化中枢的效果,那么物件、知识和公众所承载与指向的文化意义,及其在时间轴线上过去、现在、未来的可沟通性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就中观的博物馆社区而言,其基本的存在价值在于为生命极端有限的人类共同体存储历史传统和集体记忆。本质主义的叙事在博物馆中是不存在的,如何辨识不同社会基础和时代特色的文化之间的传承、对话、协商、重置、融合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就宏观的博物馆全球化而言,其基本的思考路径在于任何地方都被纳入到全球化的流动与离散网络中。通常诉诸于过去、地方的博物馆应将当下的、远方的冲突纳入到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中,进而探寻一种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场所精神。 西南民族大学 杜辉 纵观历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无不立足于博物馆来关照现实。“传统”、“未来”、“社区”成为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关键词,其流露出对全球性与地方性,以及社会永续发展的现实关怀。在此不妨大胆推测,这一主题仍是“现代性”谜题,抑或是试图破解谜题的延续——现代时刻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制造出了巨大的、前所未有的断裂。”在流离和趋于同质化、扁平化的时代,“地方”、“社区”、“传统”似乎已无处停泊,在不断被消解中是否依然能够存续? “中枢”也意味着“网络”。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结点,在弥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裂痕,打破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地域之间、国家之间的界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则暗含“遭遇”(encounter)和“互动”(interact)。对于传统而言,现代性犹如鬼魅般如影随形,吞噬、消解传统、多样和差异。然而,我们却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加以理解——这是传统与现代前所未有的遭遇。传统并非如此被动,博物馆有能力,也应当激活其血液中的活性因子,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互动,甚至肩负起应对全球性议题,面向未来的使命。 ICOM在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阐释中多次使用“community”一词,它在官方文本中为“社区”之意。但是我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双重语义下的术语,“社区”—community—“共同体”。在全球化时代,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的遭遇,也是地方与世界的遭遇。ICOM的这一主张大可视为是对多样性(diversity)与普遍性(universality)的调和,一方面是着眼于社区的微观视野,另一方面是人道主义、社会正义等普世关怀。社区无疑成为全球网络的细胞,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能够将它们凝结为人类共同体。跨文化、跨地域连结使网络更具弹性与韧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个体的脆弱性,使全人类共同面对世界议题以展望未来。 上海大学 徐坚 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上,我尤其关注承担了解题功能的副标题,而且在理解上略微不同于常见的阐释。博物馆是文化枢纽。这已经成为共识,但是,我希望借助副标题“传统的未来”,呼吁对新博物馆运动以来被遮蔽,甚至可能被误读的博物馆群体,即传统的、经典形态的博物馆群体的关注。 找回博物馆的文化枢纽地位是新博物馆运动的最主要的主张。在过去半世纪的实践中,博物馆人卓有成效地发掘了横向意义上的文化枢纽价值,也就是博物馆如何具备更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如何表达更多元的文化。这就是我们已经看到的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土博物馆、甚至各种主题博物馆的蓬勃发展。但是,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博物馆运动的价值不仅仅是“新造”,自十七世纪以来形成的经典形态的博物馆既没有被新博物馆运动全面推翻,也不应该独立在新博物馆运动之外。事实上,相对于新博物馆的创立,旧博物馆的改造和革命更为重要,当然也更为艰巨。所以,我非常期待,借着2019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传统的未来”,我们可以推动新博物馆运动的钟摆,让传统的博物馆类型重新回到聚光灯下。 新博物馆运动中,新型博物馆纷纷寻找自己的共鸣群体,但这并不是说,传统博物馆已有自身铁粉,新型博物馆需要另辟战场。因为,传统博物馆观众流失殆尽就是触发新博物馆运动的关键原因。所以,传统博物馆同样面临了寻找共鸣的压力。但是,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它们并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生态博物馆和社区博物馆的成功经验也没有撼动它们。从体量上看,毋庸讳言,传统博物馆是主体,所以它们的改造更加刻不容缓。我曾经提出针对传统博物馆的“开放博物馆路径”,也就是从技术到智力上,从物质到精神上向观众开放。简而言之,就是博物馆的“传统”不是被封闭在展柜里的、隔离的“传统”,而是可以为当下所用,为未来所用的“传统”,也就是有未来的传统。这就是我们寻找的纵向意义上的文化枢纽价值。不过,对于目前大多数博物馆而言,这还只是美好的愿景。 当国际博物馆日以“传统的未来”为主题时,我不由得关心那些曾经以典守传统为己任的另一半博物馆,希望它们的传统同样拥有未来。 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表明我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