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看得懂博物馆吗?

发布时间:2021 年 11 月 01 日 | 文章作者: 文博圈微信公众号2019年7月6日 | 浏览次数:727
编者:本文是陈同乐老师受邀作为福建博物院、文化生活报共同主办的“文博名家说”活动第二期主讲人的参访稿,原文刊载于《文化生活报》,经授权转发,与大家共同学习。 这几年“博物馆热”“文博热”正在强势形成,并成为一种现象级文化。很多人在这股热潮下走进博物馆,有的人把博物馆当成旅游景点,有的人把博物馆当成教育基地,有的人把博物馆当成休闲场所……尽管初衷不一,但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满怀期待的走进博物馆,又一头雾水的走出来。而问题也随之产生:博物馆是什么样的地方? 带着这个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陈同乐。作为博物馆陈列艺术专家,陈同乐受邀作为福建博物院、文化生活报共同主办的“文博名家说”活动第二期主讲人,日前在福建博物院对陈列展览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提出了许多新鲜有趣的概念,令在座的听众茅塞顿开。 我们为什么要走进博物馆? 在采访中,针对开篇的那个问题,陈同乐并没有正面回答,反而又提出了三个问题—— 问题1:观众看得懂展览吗? 陈:大概有一多半的观众是看不懂博物馆展览的。因为博物馆的展览都是专家评、专家写、专家做,呈现出来的东西肯定是具有专业门槛的。现实中至少一多半的观众受知识面限制并不能真正看懂博物馆展览。 问题2:观众有必要看懂展览吗? 陈:观众没必要非得看懂展览。我自己做了一辈子展览陈列设计,但是坦白说,很多展览我自己都看不懂。隔行如隔山,我不是历史学家,我也不是考古专家,我也不研究器物,我是搞设计的,我怎么能看懂博物馆展览里所有的东西,更不用说一般的老百姓了。所以观众看不懂博物馆展览,这是太正常不过了,更不用因为看不懂而惭愧。况且“看不懂”,并不妨碍你到博物馆来。 问题3:观众看不懂展览,那他到博物馆来干嘛? 陈:既然很多观众看不懂展览,为什么还要来博物馆?因为—— 博物馆是发现意外之美的地方 博物馆是一个文化空间、艺术空间。对于博物馆人来说,不管一场展览的主题是什么,都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一点是不变的。无论是否能看懂这场展览,哪怕只是走一圈,逛一逛,能让观众感觉到美好和愉悦都是值得的。带着期待而来,发现意外之美,当你离开时还会想再来,便不虚此行。 博物馆不是拿来参观的,是拿来“泡”的 《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是一本书的标题,也点明了去博物馆是一种生活方式。你看一次,不懂,看第二次,可能懂了一点,一周去一次,一个月来几次,一有空就“泡”在博物馆里……慢慢的你就“懂”了。这里的“懂”并不仅限于知识成面,更多的是内心的感受和领悟。 在博物馆发现问题,到生活中寻找答案 我带着国内的博物馆馆长去美国交流时,领着他们去看现代美术展。然后他们说:“陈馆长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个展我们看不懂。”我说:“对不起,我也看不懂。”他们很惊讶:“你都看不懂,那你还带我们来?”我说:“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会背唐诗宋词,那时候我们懂吗?肯定不懂。那现在呢?是不是随着学识和阅历的增长慢慢就理解了诗词中的深意。其实看展览也是一样的。”他们听了频频点头。 博物馆并不是一本“解答之书”,甚至提供不了正确答案,相反,博物馆是一个发现问题的地方。我曾在美国看过一个恐龙展,有一件展品前摆放了两个专家的解答,结论完全不同。相信哪一个?取决于观众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与展品面对面,你在看它,也是在看自己,从中发现自己的已知和未知,这便是我们说的观众与展览的互动。欣赏展品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不解和困惑,只能到生活中去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过程便是人生的修行。 一场好展览要具备几大要素 陈同乐认为: 没有好的观念和好的角度,不可能有好的展览; 能同时被观众和学者接受的展览才是好的展览; 好的展览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特点。 而对于策展人而言,想要办一场好的展览需要具备几大要素,陈同乐将其归纳为几个“题”: 命题、 主题、 话题、 问题、 难题、 课题。 一个好的展览应该有一个非常好的命题。好的命题一定要符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性。比方说,福建省博物院做的“百国百侨百物展”就是个非常好的命题,既具有福建的特色,又让人一看就明白这个展览它展的是什么。 我们经常会引进一些国外的展览,为了易于当地观众理解,常常会修改命题。 比如曾经有一个欧洲油画展到南京来展览,原题是:“璀璨的欧洲”。对于南京的观众而言,这个命题太宽泛了,看了题目不知道这个展是讲什么的。 然后有人将标题改成“欧洲油画300年”,比较清晰了,但是还不够。 后来我们将它改名为“伦勃朗时代”,这样的命题不仅清晰明了,也更易于圈定精准的受众。 主题是一个展览的灵魂。这里的主题,我们通常指的是展览的主题结构,想表达的核心思想。好比一条鱼,把鱼肉吃了,鱼骨就是灵魂,用一个成语来表达,就是“纲举目张”。一个展览如果没有主题,这个展览就不成立。 南京博物院做过一个展览,题目叫“呼吸”, 呼吸,蕴含着一种张力,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而这个展览的主题是讲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碰撞。 文化与文化、人与人、历史与今天的呼吸共生,这个就是我们的主题。 一个展览有了好的命题,好的主题,让观众明白了展览想表达什么,然后就需要一个好的方式来讲述这个主题,即是话题。这个话题是要符合当下的,能让当今的老百姓都能产生共鸣的。 话题营造的成功与否还关系到展览的宣传、传播,在互联网时代为展览营造一个好的话题,让大众更多的产生兴趣,参与进来,对于扩宽展览的维度尤为重要。 一个展览没有问题,这个展览是有问题的。一个好的展览策展人要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 “你的主张是什么?观点是什么?论点是什么?” 甚至可以把这些问题留在展览里,让观众带着思考离开博物馆。但是对于策展人而言,问题的提出是非常艰难的,因为问题的提出是要靠学术来支撑的。 如果你对一个展览没有学术的研究和支撑,没有长期的来做这个功课的话,你很难提出问题。 第五个就是难题,展览在从规划、策划到展览内容的编写,形式的设计,展览的制作,话题的传播,如果你没把这一条线串起来,不解决一些难点问题,你这个展览是没有深度的。 以上五个题集中起来,最后可以形成一个课题。一个展览,是要把它当课题来做的。做完一场展览马上就可以汇总成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分享、探讨,这样的展览对于策展人来说才有意义,才有成就感。 用“中国式展法”打破“千馆一面” 当代博物馆人要做有特色的博物馆陈列展览,不能仅停留于借鉴和模仿西方的展览模式更要探索出符合中国人思维和审美习惯的策展思路。陈同乐说: “一个好的展览可以影响一座城,一个好的创意可以引领一群人,一个好的策划可以熏陶一代人”。 这么多年我们从理论到实践一直都是学西方,都是听来的,学来的,没有自己的。正因为如此,国内在陈列展览上的设计思路被固话了,造成了我们国内博物馆“千馆一面”,雷同感严重。 而中式传统的审美和西方审美是完全不同的,在艺术上表现的尤为明显,西方的陈列展览的方式是否真的适合中国美学呢?我做了几十年展览都在围绕中国式展法进行探索和研究。 何为“中国式展法”,就是以中国传统审美和思维来设计整个展览。比如关于陈列展空间的运用,西方人讲的是空间序列,是理性的排序,而中国人讲诗意空间,在空间的布局上是可以很感性甚至无序的。 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每一回都可以独立成章,且听下回分解。我在中国式展法中就运用了章回小说的模式,打乱了时间线和连贯性,让每一部分都有一个独立的主题,观众参观时可以从任意一部分看起。 南京博物院曾经做过一个题为“温婉”的展览,展出的是中国古代女性文物,主题展示的是中国传统女性的生活和艺术。 “中国式展法”就在“温婉”展览中运用的如鱼得水,相得益彰。“温婉”的氛围追求是故事性,一如中国传统中的章回小说的形式。 展览共分四个部分,八个单元,每个部分都可单独观赏,即可连接又独立成章。为了这个形式,我们把空间分为四个子空间,这些独立片断构成的空间相对于整体而言,整体是一不可完成的“无限”,一种无限的时空观,要求更接近于自然中的时间与空间,对时间与空间做主观的裁切与组合“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是连接每一部分的过渡,给观众不断地有期待感和好奇心。 人物名片 陈同乐 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中国博物馆学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陈列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学中心展陈艺术委员会主任、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家博物馆展览顾问、中国历史博物馆艺术顾问、《陈列艺术》杂志执行编辑、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博物馆陈列艺术,曾主持设计或参与南京博物院、山西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等大型陈列展览,设计作品曾获全国十大陈列精品奖、最佳形式设计奖。 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表明我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