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结束了,一大堆的观众留言该怎么利用?

发布时间:2021 年 11 月 01 日 | 文章作者: 艺术怎样管(howtoart) | 浏览次数:899
临时展览结束后,鼓励观众留言(包括留言本、调查问卷、反馈卡等方式),通过收集信息提高用户参与,已成为博物馆和艺术行业延续多年的传统。但是,这些留言真的被有效利用了吗? 本期就谈一谈博物馆、美术馆如何用好观众留言这一宝贵资源。 根据美国达拉斯艺术博物馆(Dallas Museum of Art)展览部主任Jessica Fuentes的实践经验,利用好观众留言包括三个层面:直接利用、统计分析及内容输出。 01 第一次利用 直接利用 一般情况下,观众的留言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1礼貌的客气话,包括感谢、称赞、祝愿等。比如“很棒的展览”、“我国文物历史真是博大精深”、“祝展览越办越好”等;2打卡式的叙述,包括时间戳、回顾内容、个人感受等。比如“成都的小美爱画画,2018年8月8日”、“了解了某某文化发展的脉络”等;3具体的建议或批评。比如“某某工号的保安态度恶劣”、“入口太少,排队时间太长”、“建议增加针对儿童的导览语音内容”等。 对这些具体的留言予以辨别、思考及处理,称为第一次利用,即直接利用。比如对某些留言予以书面回复、对观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采纳合理化建议等等。 这种利用方式通常是单向的,即只读取某观众留下的静态信息,并不涉及与该观众的再次交互。 02 第二次利用 统计分析 对数量众多的观众留言进行结构化梳理和多维度的统计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揭示一些深层情况,是对留言资源的第二次利用。统计分析的角度很多,以达拉斯艺术博物馆为例,主要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 01用户画像 通过数据洞察用户行为和偏好,归纳用户画像,是最常见的分析用途。在达拉斯艺术博物馆内的Art Spot展区,工作人员对留言卡的回收率和「年龄」等字段进行了12个月不间断的追踪统计。经过分析,馆方确定了6-12岁的青少年观众是当下参与度最高的群体,而成年人的参与率只占30%。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画像基于用户数据,而数据字段则有赖于基于目的的留言或问卷设计。 02偏好验证 2016年,馆方展出了一件非洲裔美国壁画家约翰.毕格斯(John Biggers)的作品《闪光的皇冠》(Starry Crown)。为了激发游客思考,展览团队设计了一个留言卡,要求观众阅读并回答一个给定的问题。 ▲《闪光的皇冠》(Starry Crown)@https://blog.dma.org/tag/starry-crown 那么,该向游客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经过讨论,如下两个问题都有人赞成。 问题1:约翰毕格斯借鉴了非洲和美国文化来阐述自己的身份。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哪些传统或符号反映了你的身份呢? 问题2:在《闪光的皇冠》中,「线」寓意着传统和知识的代代相传。你一生中最重要的女性,跟你说过哪些名言至理? ▲两个问题同时出现 用哪个才好?展览团队并没有拍脑袋决定,而是直接将两个问题都摆上去,让用户告诉正确答案。经过三个星期的持续观察,问题2持续获得了用户回答,总数量也远大于问题1。观众用实际行动告诉馆方,问题2是更好的选择,而问题1对观众而言可能太难了。 这是一种“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ing)的方法,在互联网行业使用非常广泛,常称为AB Test。看来在博物馆行业一样可以用。 03向用户学习 大量的用户留言是馆方向用户学习的绝佳材料,它教会我们如何与公众以“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对话。另一方面,用户留言中不乏金句和妙语,对丰富馆方的语料库大有裨益。在新媒体创作时,生动活泼、用户原创的语句,有关作品或展览感受的接地气的说法,都是难得的创作素材。 ▲达拉斯艺术博物馆总结的某主题用户留言的结构和语料库 用户体验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对用户留言的整理、统计及分析能力,已成为文博艺术行业的基本功。 03 第三次利用 内容输出 从运营角度说,观众留言实际上是一种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由用户产出的内容)。利用UGC输出内容,称为第三次利用,具有巨大的价值空间。这里介绍几个例子。 01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2007年,英国伦敦博物馆(London Museum)开始常设“糖&奴隶展”(Sugar & Slavery Gallery),以纪念英国废除非洲奴隶交易200周年。在2017年,也就是展览10周年之际,馆方在入口处设置了一面留言墙。留言墙由数十例精选的观众留言组成,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年龄从6岁到93岁不等。这面墙经过精心设计,每句话都打动人心,现场观众往往驻足良久,感觉比导览更加津津有味,以至于这面留言墙本身就成了展览的一部分。 ▲留言墙 ▲留言墙特写 02为作品赋能与增值 2014年,达拉斯艺术博物馆展出了作品《图巴树》(Tuba Tree)。这是一件伊斯兰主题的板上绘画,99片树叶上书写了真主的99个尊名。 ▲《图巴树》(Tuba Tree)@https://blog.dma.org/2014/05/30/how-many-words-are-there-for-light 作为互动环节,展方设计了一个光之树(Tree of Light)的装置。参与规则是,观众要根据“光”(Light)这个词展开想象,并把想到的词写在金色的树叶上,再挂到树枝上。这一形式暗合了《图巴树》的作品含义:同一个发心会派生出不同的意义。 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馆方共收到了4,394片叶子,用户参与率高的惊人。这棵光之树也始终伴随着《图巴树》走完了展览全程,它通过一种通俗的方法,增强了作品的可阅读性和传播性,激发了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03转化为博物馆的产品 还记得前面《闪光的皇冠》的留言卡吗?TA的故事还没结束。面对数以千计丰富有趣的留言卡,馆方并没有将他们随手丢弃,而是将它们精挑细选,重新组合,做成了一本本的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名为《共同的线:女性智慧、忠告、建议、经验、启示、硬道理和明显事实选集》(Common Thread: Selections of women’s wisdom, guidance, counsel, advice, experience, notions, revelations, hard truths, and plain facts)。封面封底单独制作,内页则为原始的用户留言卡。每当母亲节、感恩节等特定节日到来,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发放,不但促进了品牌传播,也大大增强了用户粘性。 这时候的用户留言,已然成了博物馆的衍生品和宣传册了。 有关如何利用UGC产生价值,互联网行业的案例很多。比如网易云音乐就用过评论墙的玩法,相信你一定也曾被满地铁里的走心评论感动到泪奔。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多做关注这方面动态。 ▲网易云音乐刷屏级的用户评论 写在最后 有调查表明,43%的展览观众认为写留言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包括馆方在内,没有人会认真对待。但实际上,展览组织方为了获得用户反馈煞费苦心,如果最终没有利用好这些内容,则实在让人遗憾。希望本文对有关人士有所参考。 文章来源 艺术怎样管(howtoart) 原题《展览结束了,一大堆的观众留言该怎么利用?》 参考信息 http://museumtwo.blogspot.com/2010/04/building-better-suggestion-box.html https://artmuseumteaching.com/category/museum-tech/ http://blog.statemuseum.nd.gov/blog/museum-feedback-matters-how-visitor-comments-influence-dinosaur-battles-and-chocolate http://www.ennigaldietc.com/2017/11/19/the-importance-of-a-comment-card/ http://www.qrator.org/https://www.astc.org/DimensionsPDFS/2013/MayJun.pdf https://www.museumsandtheweb.com/mw2012/papers/enhancing_museum_narratives_with_the_qrator_pr https://www.museumoflondon.org.uk/museum-london-docklands/permanent-galleries/london-sugar-slavery 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表明我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