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静:大数据智能化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1 年 11 月 01 日 |
文章作者: 文博圈微信公众号2019年9月4日 |
浏览次数:678
当科技与文物融合,古老与现代交辉,会碰撞呈现出怎样的火花?参观“国宝级”的展品不用再排队数小时、观看几分钟;文物修复碰到棘手的问题,可以在“千里之外”实时问诊,专家在线答疑……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文物资源可以真正地“活”起来。
我国文物资源丰富。当前社会上流传一种观点:博物馆很多文物尚未展出,“养在深闺人未识”,文物利用率低。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罗静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博物馆文物利用率低,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观点”。
博物馆藏品的利用不仅仅是对外展示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罗静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博物馆是收藏、研究、教育、展示历史文化的机构,展示只是文物利用最直接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文物还服务于教育、科学研究、群众生活等方方面面。如现在很多文物进了课堂、进了社区,一些文化元素、文创产品和服务,正在融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可以说,文物利用的方式是多样化、多角度、多层次的,而不是单一的展示利用。”
“智慧博物馆”能在有限空间向观众讲述无限知识
过去博物馆作为一个实体来说空间永远是有限的,但是现在怎样通过技术手段将文物背后的故事呈现给观众,是博物馆一直尝试的方向。
此次智博会的“智慧博物馆”展区设置了观众识别系统,观众进入展区后能判断其年龄段,并根据逗留情况、观看时的表情判断其对文物的喜好,根据这些收集到的数据,博物馆方也能更好地服务观众。今后智能化的博物馆,甚至观众参观时都不需要排队。
5G与相关技术的结合将给文物保护带来更多新的可能
文物保护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文物的“抢救性保护”是文物工作者最棘手也最无奈的难题。
罗静表示,“任何抢救性保护其实就是对于本体的主动性干预,无论是物理的方法,化学的方法,如果你主动干预,就有一部分信息可能会消失,而修复者也会附加一些新的信息上去。这时就需要对文物作更加全面认识:哪一部分是不能缺失的,对修复者的要求会非常高。”
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表明我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