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 年 11 月 01 日 |
文章作者: 文博圈微信公众号 2021年5月8日 |
浏览次数:921
博物馆是什么:对博物馆与博物馆学的文化思考
——《博物馆与文化》导读
作者 | 曹兵武
《博物馆与文化》内容提要
《博物馆与文化》一书乃曹兵武的博物馆相关文章汇集,内容涉及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定义、博物馆定位、博物馆学相关问题,以及作者参与的几个博物馆行业课题,如博物馆展示宣传与社会服务调研、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博物馆定级和运行评估等的认识和体会。书中在新博物馆学尤其是生态博物馆和社区博物馆等方面着墨尤多。作者还结合自己的考古与博物馆尤其是文博行业媒体经历,明确提出博物馆与博物馆学的媒介特性,以及考古发现文物进入博物馆展厅就是公共考古学的开端,并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作为媒介的博物馆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公共文化建设和博物馆相关业务的巨大影响,博物馆与博物馆学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中构建合理的物人关系的重要作用等。
《博物馆与文化》编后记
我大学毕业最初是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并入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从事水下考古(后改做环境考古),因此,我的第一份工作可以说就是博物馆里的。但是那个时候博物馆往往门可罗雀,我自己由于目光狭隘,也仅仅把自己看做是一个考古工作者,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博物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甚至连考古学和博物馆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也很少去想。
尽管工作中也看了不少博物馆和展览,包括 1994 年受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邀请和资助到美国华盛顿大学做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期间,也有意去参观了一些美国的重要博物馆,但主要还是从欣赏和研究文物的角度,至多是关心一下其收藏或者展示的文物背后的文化与社会意义而已。
后来调到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处后,我有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博物馆的机会,但是由于时间太短,也很忙,并无暇深入学习和思考博物馆问题。
我认真地开始关注博物馆,还是 2000 年到了中国文物报社之后。在当时的李文儒社长主持下,我一方面负责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章程的制订和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一方面筹划在新扩版的中国文物报上增开专门的博物馆版面。
有感于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及其和社会的密切关系,我们和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孟宪民司长一起策划了一个讨论“博物馆文化”的栏目,并专门为之撰写开栏的按语,希望读者编者能够体会并认同改扩版之后博物馆版约稿方向并一炮打响。
这个栏目对当时博物馆界不少热点和现象都有文化角度的观察和理论上的省视,《中国博物馆》杂志的前任主编苏东海先生还专门为这个版面撰写了“东海杂谈”的个人系列文章,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持续到一年多时,感觉各方的反响还不错,在 2002 年国际博物馆日之际,孟宪民司长又专门立项支持我们将有关文章汇集,并组约了几篇补充性文章,以当年博物馆日主题为名出版,为国内刚刚开始关注的国际博物馆日加码助威,这就是厚厚的《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中国文物报社编,李文儒主编,文物出版社,2002 年)一书。这本书以一年多的中国文物报新创的博物馆版为家底,汇集了当时我国博物馆界一批少见的思考博物馆的理论性前沿性文章。
我后来在台湾著名博物馆学者、时任历史博物馆馆长张誉腾博士的文章中看到他记录当时到大陆访问,看到这本书并发表评论说,该书“理念新颖,内容扎实,显现大陆的博物馆不仅在实务上突飞猛进,在理论上也逐渐和世界博物馆学新思潮接轨”( 张誉腾:《管窥大陆博物馆事业》,载《博物馆大势观察》,台北市:五观艺术管理,2003 年,113 页) 。
之后,我又相继有机会参与或主持全国博物馆展示宣传与社会服务(博物馆如何落实三贴近要求)、博物馆定级与运行评估、生态博物馆建设问题、民办博物馆发展问题等课题研究或者实践调研;2011-2017年,在中国文物报社工作之余还协助中国博物馆协会宋新潮理事长负责《中国博物馆》杂志编辑工作,这些都迫使我不得不面对着工作需求比较深入系统地进行调查、研究、阅读和思考,渐渐发现博物馆在其收藏与展览之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及其与社会的深刻牵连,也渐渐变成了一个博物馆的圈内人,并关联起诸多早期的博物馆历史和经验来。
但是,总起来说,对于博物馆,我仍然只能算是一个业余的关注者和参与者。不过,业余和旁观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可能流于肤浅,但也因少了利害关系和紧迫的压力,可以有更多视角更从容地去观察和思考博物馆,深刻体会到博物馆与社会记忆和文化建设的密切关系。
我其实逐步将自己的专业重新定位为大学时代老师已经灌输给我们的文化人类学,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博物馆当做自己的一个文化田野,并以之来思考文物、考古、博物馆和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层关系,以及文化与文明的内在关系。
这本小书,连同之前的《考古与文化》(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中华书局2012年续编版)《文物与文化》(故宫出版社2010年版),可以算是我在这几个不同学科与领域中试图交叉管窥人类文化与文明的点滴所得。它们共同构成了我的一个文化探索三部曲。
博物馆是人类遗产的最终归宿,也往往是历史与文化的结穴要地,是我们这个统称为文博的小众行业的社会化窗口。
大多数人是在博物馆里和我们的工作成果、和人类文化与文明的物证——文物发生最直接的接触,这对形成其个人的历史认知、价值评判、文化遗产观念乃至世界观都是至关重要的。主管部门希望博物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在公共财政还不太优裕时即大力投入推行博物馆免费开放,尽管在业界有不同的争论,但总起来说降低了公众参观博物馆的门槛,也吸引了各方面的关注和讨论,让更多的人走进了博物馆或者关心博物馆事业,在推动博物馆发展和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客观效果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博物馆事业和博物馆文化也由此而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躬逢其盛,有幸参与了相关课题研究调研,见证了博物馆从冷僻到走向时代的聚光灯,以及文化遗产日益受到公众高度关注的发展过程,并做了一些观察和思考,这本小书基本上就是此一过程的一个记录或作业,尽管既不系统全面,也难深入细致,但却可以管中窥豹,希望能对正确认识博物馆、博物馆学和博物馆文化等起到点滴作用。
博物馆和文化的深刻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人类发明博物馆这一体制性机构,首先事关社会的文化记忆,其实也关乎人的精神生活与文化创新。先贤们对博物馆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和探索,有将博物馆当做历史和艺术圣殿的,有当做大自然的观察所和实验室的,有当做可以终身学习的校外教室的,等等。我曾经讨论过博物馆可能会是科教时代替代传统社会中的祠堂、教堂,是具有普惠意义的能够影响人们世界观的文化工具的说法,未必准确、全面,但是从文化功能与结构上来看,则的确是这样的。
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机构,更是社会进步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满足人的新功能和新需求的新体制,它不仅收藏历史,实际上也是在塑造历史记忆和一种面向未来的价值信仰,让历史、科学与艺术的精神成为大众的自觉接受和追求。
博物馆是博物馆人和观众等共同营建的具有某种神圣性的公共文化空间,一项广泛的社会实践和文化的建构活动,博物馆的收藏、展示和传播,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传承创新的社会实践链条,以及物人关系的新范式。
因此,博物馆学其实是一门集成博物学之后的应用型学科,它建基于历史遗产却和现实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从文化和工具的角度说,我的博物馆之梦不仅仅是我国的 20% 左右的大馆(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占比)能够在立足灿烂的华夏文明的基础上,成为代表中华崛起和中国形象的国际化、高水平的博物馆,更希望大批中小博物馆包括方兴未艾的民办博物馆也能够名副其实,真正发挥各自的功能作用,希望博物馆能够下沉到社会尤其是社区的基层,开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博物馆化的时代性大众型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推动社会现代化和文化建设的有力工具,让博物馆成为一个能够被老百姓普遍接触接受和正确使用并具有历史、科学与审美自觉的工具,能够有大批成熟的生态博物馆和社区博物馆遍布城乡,并让博物馆相关的物和人插上现代科技和信息化的翅膀,使其真正成为遗产荟萃、物人互动的智慧型博物馆和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
在博物馆日益丰富、复杂的实践和探索之外,有很多的现象需要辨析,很多的理论问题需要深究。站在博物馆的边缘,这些问题时时引发我的思考。因此,这里梳理近些年的课题研究成果及博物馆随感等,辑成一本小册子,希望能够得到同行们的指教、交流,引发一些关注和讨论,也希望能够对快速发展的博物馆事业有所帮助。
《博物馆与文化》,曹兵武著,中华书局2021年出版。
《博物馆与文化》目录
(后边的数字是页码)
序 追寻文化:从考古到文博 /1
第一部分 博物馆寻绎
博物馆是什么?
— 物人关系视野中的博物馆生成与演变 /2
谈谈博物馆的人与物
— 兼谈博物馆学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 /20
为历史、科学与艺术塑像
— 博物馆空间及展览论 /26
以物为媒
— 建构性的博物馆学习与教育论 /38
藏品即媒介
— 写在 5·18 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 /59
博物馆的媒介化趋势及其实践意义 /62
作为媒介的博物馆
— 一个后新博物馆学的初步框架 /71
信息时代的博物馆
— 在“博物馆与新媒体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85
保存与激活:博物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90
何为博物馆? /93
博物馆何为? /98
从私藏到共享:民办博物馆的角色与地位 /101
第二部分 博物馆文化
博物馆热·博物馆学·博物馆文化
— 博物馆发展的关键是博物馆人 /112
关于博物馆文化建设问题
— 兼谈免费开放是一场文明的考验 /126
塑造未来:博物馆收藏的新动向
— 《国际博物馆》2007 年第 3 期读后絮语 /129
先天与后天:浅谈博物馆核心竞争力及其建设 /133
迎接机遇挑战 共筑文化殿堂
— 浅谈提高博物馆展示宣传和社会服务水平 /138
当前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研判 /142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与博物馆评估
— 兼谈中国博物馆评估工作 /144
博物馆评估与博物馆管理 /159
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工作随感
— 兼谈博物馆的前台表现与后台支撑 /172
当下博物馆改革的几个瓶颈问题 /177
大众消费时代的博物馆 /179
第三部分 博物馆展示与服务
榜样的力量
—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评选活动
与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188
再说榜样的力量
— 十届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
精品评选活动回顾与展望 /200
从这个展览可以看到什么? /206
展示服务者也需要自我展示 /209
这个博物馆馆长论坛论了什么? /212
不能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经念歪
— 谈谈博物馆免费开放与公共资源的社会效益问题 /215
中国博物馆:从数字看差距
— 从 5·18 国际博物馆日中央电视台
《爱上博物馆》特别节目说起 /223
博物馆的建与用
— 从博物馆建设与投资效益说起 /228
博物馆对谁神圣?
— 青海塔尔寺参观随想 /232
上海博物馆是否可以学习?
— 兼谈上博精神 /234
“加强博物馆展示宣传与社会服务工作调查研究”课题概述 /238
博物馆课题结题随感 /244
博物馆课题系列图书出版后记 /247
第四部分 关于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作用与潜力 /256
生态博物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工具之一 /259
生态博物馆仍然是一种文化工具 /265
重新认识地方 重构物人关系
— 以三门峡火烧阳沟黄土文化
生态博物馆规划和建设为例 /272
梭戛——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印象 /287
生态博物馆:谁的生态 ?
— 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参会笔记 /292
生态博物馆调研课题笔记 /298
生态博物馆探索与生态文明建设
— 兼谈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传承问题 /304
第五部分 博物馆观察
博物馆化案例:青岛啤酒博物馆 /324
户外博物馆的源头
— 瑞典斯堪森野外博物馆 /327
博物馆与工业遗产的保护展示及利用
— 从柳州工业博物馆的规划建设谈起 /330
侗寨小黄:探索建设没有围墙的村寨博物馆 /342
博物馆经营:古根海姆的例子 /348
应考虑建立汶川大地震纪念馆 /353
我们希望建设一个怎样的北川羌族博物馆?
— 兼谈中小型民族博物馆定位和建设有关问题 /355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 台湾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启示 /362
从 2004 台湾文博专业人士交流访问团管窥台湾博物馆动向 /365
文物无声心有声
— 在美国看博物馆随札 /368
18 位全球性博物馆馆长声明及其引出的问题 /382
捍卫博物馆的核心价值
— 苏东海先生访谈 /386
参加苏东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座谈会有感 /393
参加博协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年会随笔 /396
译·传承·超越
— 《译林》《国际博物馆》以及文学、
文化与文明交流的一点随感 /400
以志存史 以志资治:谈博物馆修志 /403
第六部分 博物馆絮语
宋向光的《物与识》 /408
关于《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调研报告》 /411
英雄时代的博物馆
— 霍文馆长和他的大都会博物馆 /414
《博物馆十二讲》:博物馆与博物馆学的基础读本 /426
八十年代的博物馆:世界趋势综览 /430
博物馆:价值、经营与传播
— 中国博协传媒专委会成立学术研讨会文集后记 /433
《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编后及 2002 年国际博物馆日感言 /438
谈谈博物馆教材编写与人才培训 /442
博物馆的新动向
— 2011—2016 年《中国博物馆》导读 /444
如何参观博物馆:专家的建议 /485
博物馆随札 /488
后记 /498
图片为编辑后期所加,与文无关,图源自文博圈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