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链接”视角下的博物馆课程开发

发布时间:2019 年 11 月 26 日 | 文章作者: | 浏览次数:1151

摘要:随着多渠道的沟通媒介的出现与发展,博物馆逐渐融入超级互联的当今世界,博物馆作为一种课程资源与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开发博物馆课程可以推动博物馆保持对社会的关切,将视野投向当地的社区,吸引新的观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为构建多种资源相互联系提供有效平台,也为开创藏品阐释与展示提供了新方式。

关键词:超级链接;博物馆;博物馆课程;课程开发

随着时代变迁与科技进步,教育观念与学习方式也不断发生改变,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正在不断发生变化,除了传统的文物保护,博物馆传递教育资源的功能也日益凸显,博物馆被赋予了更加生动且深远的教育意义,加上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契机,使得博物馆课程开发成为博物馆教育职能的重要议题和开创博物馆藏品与展示的新方式。从博物馆方面看,传统的“让艺术品自己说话”的展览教育模式已经逐渐落伍,取而代之的是提供“人性化”的学习空间。多渠道沟通媒介的出现和发展要求博物馆课程开发要注重与社会学习环境的互动。

一、博物馆课程的概念

博物馆课程缘起于二十世纪初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兴盛的美国,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其研究已经趋于系统化、理论化。目前关于博物馆课程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博物馆课程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生成关于博物馆课程的多重理解,概括起来博物馆课程是一种公共的、融合式的和真实的学习课程。博物馆课程一词最早源于美国,在我国还比较少见,国内研究主要把博物馆当成一种课程资源来使用,研究学校和教师怎样充分利用这种课程资源,发展馆校合作。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综合实践课程被列入正式课程后,博物馆作为一种课程资源与学校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对博物馆而言,开发博物馆课程可以保持对社会的关切,将视野投向当地的社区,吸引新的观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也为开创藏品阐释与展示提供了新方式,在“超级链接”的当下,博物馆课程开发也越来越受重视

博物馆课程是一种公共课程。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资源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比学校课程的对象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博物馆课程资源是指博物馆内能与学校课程发生联系的,并成为课程内容的素材或能支持课程目标实现的条件。开发博物馆课程资源是指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藏品、环境和人力等各种因素,挖掘这些因素的教育价值,并把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用以提升受教育者的知识与技能,培养道德情感等。在博物馆课程中,呈现给受教育者的是开放的世界。在这里,开放的学习内容、开放的师资构成、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受教育者由博物馆放眼社会,由中国文化放眼世界文明,促其养成利用资源自觉开展学习的生命状态。

博物馆课程是一种融合式的课程。博物馆课程体现了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博物馆课程设计打破学科壁垒,有机融合了语文、数学、历史、艺术、科学等学科知识。能够帮助学习者跨越知识的边界,淡化学科边缘,融合学科知识,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调用学习者各学科已有知识,鼓励他们大胆地猜想与质疑,在求证中不断探究获取问题的答案,从而主动建构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博物馆课程是一种真实的课程。博物馆课程是带领着受教育者从“符号世界”走向“真实世界”的课程。在这里,文物成为受教育者学习的新路径。受教育者在模拟、表演、实验等实践性的活动中深刻地感悟到祖先的智慧、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从而主动建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学习真实地发生。此时,文物已经成为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新途径,而博物馆课程也由学科逻辑转向生活逻辑,受教育的人则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

博物馆课程的独特性让受教育者直面历史文物,多角度观察、多维度思考、多形式研究、多学科知识调用……全方位地品味祖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积淀人文底蕴,形成强烈的国家认同感。

二、“超级链接”推动博物馆课程开发模式、手段的多样化

博物馆往往是当地社区、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中无法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地社区和多元群体发生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博物馆课程的开发,推动博物馆课程开发模式、手段的多样化。

根据博物馆课程开发主体的不同,博物馆课程可以呈现多种模式。

一是博物馆配合学校课程,这是博物馆课程开发的常规方式。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对素质教育和综合实践课程越来越重视。博物馆可以抓住这个契机。一方面发挥博物馆资源的实物性、教学方式的直观性与互动性,补充、拓展学校各科课程,像历史课、美术课、科学课、地理课等。这种课程中,以学校或老师为主导开展,博物馆资源可以丰富课程内容。除此以外,博物馆可以依托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等开发以博物馆为主导的研发课程,在和学校寻求合作的同时,又凸显出博物馆教育的多元体验。比如学校和教师围绕学校课程标准制定教学任务,结合博物馆可以提供的设备、器具、场景、标本等资源,进行相关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这种形式的馆校合作以学校或教师为主要承担方。比如科普类场馆可以围绕学校自然科学类课程内容,承担课程或活动的策划、设计和实施等任务,学校负责组织学生参与,教师参与课程活动的实施。这些馆校合作形式都是根据学校学科教育的目的及内容展开,博物馆配合学校组织实施。再比如中学历史教学中,甲午海战和辛亥革命等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相关专题博物馆,根据自身课程目标的需求,利用博物馆的陈展资源,以博物馆展厅为主要教学活动场所,以博物馆现有陈展内容为基础,进行教学。这种课程模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理论性、抽象性的缺陷。受教育者看到的不仅是展柜内的实物,还能感受到二维图片、三维动画、多媒体视听等辅助手段,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将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探索。

二是以博物馆为主体,立足博物馆资源特点进行博物馆特色课程开发。这种课程独立于学校课程之外,课程位于博物馆内,为中小学生或其他有兴趣的观众提供博物馆学习与体验。博物馆工作者只需要通过充分研究陈展资源,将其与学校课程相结合,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写成教案即可。博物馆工作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的选取可用的藏品,按照类别重新整合编写教材,这样的博物馆课程就可以灵活选择授课地点。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年龄,博物馆可以开发不同的课程模式。针对中、小学生,课程可以侧重学生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用在博物馆中的亲身经历,认知理解知识内容,为学生掌握在博物馆学习的方法奠定基础。这样的学习方式,凸显了博物馆学习与学校课堂学习的不同,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资源,注重博物馆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启发、思考、感受。这种模式适用于美术馆、消防博物馆、综合性博物馆等场馆,课程通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精心设计,一般都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针对大学生,博物馆课程的设置要体现专业性、研究性,博物馆可以利用馆内文物配合美术、历史、考古等专业课程的讲授,围绕藏品及展览打造系列课程设计,比如青铜器的纹饰、铭文、造型,青铜铸造的范铸法、失蜡法等技术系列课程。

三是社会机构参与博物馆课程开发。博物馆课程开发不仅局限于博物馆和学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教育机构开始关注和参与博物馆课程的开发工作。社会机构的参与使得博物馆课程有效综合学校教师资源、社会场馆资源,成为以国家统编教材为基点,拓宽知识广度、延展视野高度,提高师生综合能力的高效课程。目前有些社会机构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像尤里卡教育就成立了博物馆通识课程教研团队,通过对比研究英国、美国、芬兰等国近期的教育改革和国家大纲,与中国近期更新的国家教育纲领文件,结合博物馆作为学习场景的特点打造不同类型的博物馆课程,并通过线上和线下培训,提供不同类型博物馆的示范课例,并帮助学校老师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博物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方法,帮助学校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这种课程开发模式,将自我管理能力、多元识读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自信与共情、团队合作能力这七大能力作为博物馆等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有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开发。同时,这种模式给我们提供了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法的新思路,博物馆课程的学习形式不应该拘泥于形式,要让受教育者乐在其中,主动探索。

相较于其他课程,博物馆课程在趣味性、互动性、实践性方面都有较强的优势,但是它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缺点,那就是大多数博物馆课程要求受教育者必须走进博物馆才能实现这种课程优势。这就需要受教育者在交通和时间上付出一定的成本,不是太便捷。再者就是这种课程模式对合作组织机制有较高的依赖,有些人可能想要学习课程又没有相应的条件,这就有了局限性。但今日社会多渠道的沟通媒介,像通讯软件、互联网等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媒体的逐渐发展,博物馆的课程开发也可以配合远程教育来展开。博物馆可以将整个授课过程刻成光盘、录制成视屏、或上传到官网、自媒体等信息平台。学校或有兴趣的群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时间播放视屏。这就大大提高了博物馆课程的辐射力,使更多的人能享受到博物馆教育项目。

三、博物馆课程开发的意义

博物馆课程开发开创藏品阐释和展示的新方式。博物馆展品是开发博物馆课程最合适的教育载体,它具有特殊性和唯一性,是其他任何教育机构所不具备的教育资源,因此博物馆围绕展品设计的课程,既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发挥博物馆资源优势与特色的馆校合作有效途径。博物馆可以利用本馆的临时展厅,针对学校教学需求举办临时展览,将本馆藏品资源或自制的模型教具进行展出,这是利用博物馆文物藏品开发课程资源的有效方式。博物馆工作者可以在深入研究国家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本馆资源与中小学课程及相关科学知识点直接结合,将陈展资源与课程内容对应,这样只要做好前期规划,能更好地阐释博物馆的藏品资源。博物馆利用文物藏品开发课程资源不仅局限于文物藏品实物,也可以包括影像、数字、图文等种类的资源。实物资源因为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成为博物馆课程开发的最佳课程资源选择。博物馆课程开发将展品信息作为活动主题及内容,也开创了藏品阐释和展示的新方式。

博物馆课程开发吸引不同类型观众群体。博物馆教育体验课程的开发,会涉及到美术、音乐、戏剧、科学、戏剧等多个方面,这些活动在内容设计上会满足多类型观众群体的需求。博物馆课程可以在互动中传播主题知识。博物馆大多有相应的主题,像历史的博物馆,自然的博物馆,科技的博物馆,所以参观博物馆往往是一个主题知识的学习过程。而博物馆课程的设计,就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学习,而是要通过相关工具,有目的的引导观众参观博物馆,营造一个探究式学习的环境,通过互动的学习过程,让受教育者循序渐进的接受知识并将其内化。受教育者在活动中不仅可以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引导观众感受博物馆的文化、历史与艺术氛围,逐步养成参观博物馆的习惯,进而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

博物馆课程开发可以构建多种资源的联系。博物馆资源虽然丰富,但毕竟有限。通过课程,将其他社会资源,如其他博物馆资源、图书馆资源、各种优秀科教纪录片、影视作品资源等整合在一起,取长补短。除了展品资源,还有许多教育资源。比如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赴馆开展讲座,这些资源通过博物馆课程得到有效的利用和整合。

从当前我国博物馆课程开发情况看,博物馆课程还远没有发挥出其最大和最佳的效能,社会相关机构应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深度推进以博物馆为核心的全方位课程开发,转变观念、完善机制、创新手段,更好更深入的推进博物馆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李文儒:《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文物出版社,2002年。

【2】李君:《博物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3】瞿英、叶俊萍:《小小收藏家——幼儿博物馆的建设与利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4】方向红、郑志英:《我们的创新日——同济小学博物馆课程主题研究活动案例》,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

【5】吴慧珍:《拓展博物馆教育功能之我见》,《博物馆研究》,2006年4期。

【6】杨菊:《我国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思考》,《文物世界》,2016年第2期。

【7】廖婧茜、靳玉乐:《美国博物馆课程的运作及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10期。

【8】郑钰、赵妍:《从科学课程标准看博物馆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7年第4期。

作者:辛亥革命博物馆  杨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