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发布时间:2019 年 11 月 26 日 | 文章作者: | 浏览次数:1748

摘要:博物馆社会教育是博物馆履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直接面向公众,承担社会责任。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博物馆社会教育理念和实践带来了深刻影响,博物馆应当抓住机遇,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自身吸引力和文化传播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服务和教育活动,从而在促进地方文化发展、凝聚地方文化认同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博物馆;教育;文化;公众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公众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博物馆所处的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其功能定位也产生了很大转变,博物馆不再仅仅局限于对文物的收藏、研究和展示,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公众为中心的多功能社会教育场所和文化传播机构,美国博物馆协会也将“教育”和“为公众服务”列为博物馆功能的两大核心要素。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新时代博物馆的重要职责,“让文物活起来”,激发文物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的信息,发挥博物馆特有的教育功能,由此提升公众的文化自信,增强公众的民族认同感,已成为博物馆追求的终极目标。

一、了解公众需求,改变传统宣传教育方式

(一)以人为本,打造精品陈列

博物馆教育的基本形式是陈列展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也在不断提升,博物馆作为文物藏品的收藏机构、展示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其策展理念也逐渐由“以物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博物馆要更好的为公众提供服务,其陈列展览就必须以观众为中心,要做好“物”与“人”的结合,首先要加强博物馆心理学研究。在策划陈列展览之初,通过必要的社会调查,充分了解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和品味,举办历史性与时代性、思想性与观赏性、科学性与艺术性、学术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陈列展览,让人们既可以接受系统的知识传授,也可以了解文物展品背后的故事,充分满足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打破普通观众对博物馆展览生硬无趣的刻板印象,树立博物馆的鲜活形象,凸显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

(二)因人施教,做好讲解服务

博物馆宣教人员是沟通博物馆与公众的桥梁,也是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具体实施者。针对不同层次的观众,提供不同深度与广度的讲解服务,直接影响到社会教育的效果和观众的参观体验。博物馆宣教人员除熟练掌握展览内容、讲解技巧外,还应准确把握观众的参观需求,根据受众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讲解内容和讲解方式,从而营造轻松惬意的讲解氛围,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引导观众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另外,博物馆宣教人员还应具备海量的知识储备,以从容的姿态、专业的水准回答不同观众提出的各类问题。对此,湖北省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汉博物馆、武汉革命博物馆等单位重视志愿者团队建设,拥有数量相对稳定、质量相对较高的博物馆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中学生志愿者及小小讲解员,结构完善的志愿者队伍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需求,为观众提供差异化讲解服务。

二、依托新媒体,拓宽宣传教育渠道

信息时代的来临给全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时代,信息技术以其高度的创新性、分享的普惠性、广泛的渗透性、强大的辐射性为博物馆事业改革创新拓展出巨大的空间,拓宽了博物馆在新时代的宣传教育渠道,提高了博物馆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为更好的服务公众、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引用虚拟现实技术丰富展陈手段

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举办高质量展览就必须有所创新,除了采用传统的图片、文字外,还应当结合适度的多媒体技术为展览服务。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也逐渐被运用到陈列展览之中,博物馆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把展览呈现的主题、展品包含的内涵更加准确和全面地传输给观众,激发观众对博物馆的好奇心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博物馆的文化教育提供更好的体验。

在辛亥革命博物馆推出的《激扬青春创意江城-----武汉2018年高校“毕业季”设计联展》中,“武昌古城历史景观虚拟复原”借助VR技术复原武昌古城,观众通过佩戴VR眼镜体验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了展览的趣味性,让观众得到了视觉及听觉的多重体验,更加深刻的理解展览所表达的内容。

(二)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文化传播

新媒体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路径,此词源于媒体传播领域。传播者麦克卢汉在《认识媒体: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概念:“媒体的使用是人类感官的延伸,人体与世界信息沟通的外延作用”,说明了媒体对信息有效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媒体以手机为信息载体,以其传播信息的便捷性和私密性,迅速拥有了大量的读者,在新媒体推动下,博物馆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微博等传播平台,为公众全面了解博物馆活动信息和最新的展览动态提供了便利,此外,新媒体平台以互动留言版块构建了公众与博物馆信息联接的桥梁,帮助博物馆更好的和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吸引公众对博物馆的关注,调动了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积极性,潜移默化达到教育目的。

2018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举办了“超链中山舰——5.18国际博物馆日暨中山舰博物馆网络直播之夜”活动。博物馆与斗鱼直播平台合作,网红主播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生携手,共同走进夜间的中山舰博物馆。博物馆讲解员与博物馆专业人士都化身为“主播”,通过网络直播这一新媒体,长期不间断的为公众提供优质、正能量的直播内容。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也成为湖北地区首家拥有自主内容生产(PGC全称:ProfessionalGeneratedContent)直播间的博物馆。这也充分体现了博物馆正在发挥自身“超级链接”的作用,探索“新方法”,更好地吸引网络时代的“新公众”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

(三)建设数字展馆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化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创新发展中发挥了技术核心作用,博物馆事业的创新也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建立数字化博物馆是与时俱进的一种体现。数字化博物馆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互动娱乐技术、特种视效技术,将现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当观众在博物馆参观时不能近距离观看文物以及文物展示提供给观众的信息量简短而又不易于将信息带回家时,数字化博物馆实现了这一可能性。数字博物馆的功能不只是简单地在网络媒体平台中展示图片与文字,同时也是一个集知识性与资料性共存的公共知识资源共享平台。数字化博物馆突破了传统实体博物馆的各种限制,丰富了藏品的展陈方式,扩展了展陈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博物馆的公众服务水平。

(四)引入4D影院提升观展体验

4D电影(或四维电影)是在3D立体电影的基础上和周围环境特效模拟仿真而组成的新型影视产品,但不是几何意义上的四维空间。4D电影通常是将震动、吹风、喷水、烟雾、气泡、气味、布景和人物表演等效果模拟引入3D电影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这些现场特技效果和剧情紧密结合,加上影院椅子的特殊装备,营造一种与影片内容相一致的环境,让观众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多重身体感官体验电影带来身临其境的全新视听效果。

长江文明馆引入4D电影《梦幻长江》,主要以长江干流及人类文明发展走向的时间为线索,利用黑暗骑乘技术,以故事性、参与性的视角,让观众乘坐无轨游览车从各拉丹冬出发,饱览雪域高原、巴蜀奇观、高峡平湖、赤壁烽火、飞跃名楼、江南盛景、神奇纬度等七个“最长江”景观,感受长江文明,是对长江文明馆基本陈列《长江之歌文明之旅》的全新诠释。

三、搭建新平台,全方位传播文化信息

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虽然在不同国家博物馆的语言表达上有所不同,但其作为所有博物馆共同遵循的原则是具有普遍性的。在此原则之下,博物馆必须从本馆的功能定位、资源优势、受众特点出发选择科学合理的社会服务战略。具体而言,博物馆必须成为所在地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必须反映当前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至少做到应有的敏感,使自己成为呼吁为社会进步而采取行动的渠道,必须成为社区和社群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博物馆的服务延展到所有人群。

(一)走出博物馆,送展到基层

长期以来,请观众上门参观,是博物馆有效实施社会教育传播的基本方式。进入新时代,博物馆应该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上有所突破,不仅要吸引观众上门还要敞开视野,把目光放到基层去,把博物馆装上大篷车,开展博物馆“四进”,主动深入到乡村、社区、军营、学校等基层,让基层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看精彩展览、听专业讲解,了解历史文化知识。为进一步达到展出效果,使博物馆之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除此之外,博物馆还可预先准备与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让民众直接或间接地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起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举办专题讲座,增强教育功能

推出专题讲座对进一步搭建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交流平台有重要作用,专题讲座能直接促进观众对于博物馆本身的展品特征和人文背景的了解,在营造轻松的文化氛围中,让观众逐渐加深对于各类文化知识的了解,而博物馆也扩大了影响力,提升了社会教育作用。

近年来武汉市着力打造“博物馆之友沙龙”活动品牌,突出活动的知识性、普及性和互动性,向广大市民特别是文博爱好者系统介绍文博常识、武汉历史,解读文物及收藏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配合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邀请我市及省内外专家,通过举办系列专题讲座,为广大市民普及文博知识,培养文化情趣。各博物馆也通过举办“博物馆之友沙龙”活动,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博物馆自身服务功能,集聚人气,让博物馆走近市民,让市民走进博物馆,致力于将“博物馆之友沙龙”活动打造成为我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三)链接社会热点,满足公众需求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有许多人们关注的新闻时事和追踪的社会热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事件,有的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有的则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博物馆的推广者应当具有敏锐的社会观察力,结合社会热点策划展览、推广文物,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博物馆在策划陈列展览的同时加入当前的社会关注,体现了民众的兴趣所在,这样的展览符合大众意向,既能够吸引大量观众又可以从正面引导、教育观众加深对热点事件的理解,弘扬时代精神。

例如,今年4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湖北省博物馆参观精品文物展并举行会谈,背景图画《江汉揽胜图》迅速成为广大观众追捧的对象,武汉博物馆趁势利用各种媒体发起强势推送,既向观众介绍了《江汉揽胜图》文物自身的内涵,又向观众宣传了武汉博物馆的馆藏书画类文物藏品,吸引公众前往博物馆参观。

湖北省博物馆为宣传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联合万里茶道沿线八个省份(自治区)的二十余家文博机构和茶叶企业,共同举办《万里茶道》联展,也正是文博展览与社会热点的有益结合。

(四)给文物时代色彩,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作为一个典藏和展示文物及藏品的场所,是联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纽带,是透视一个地区文明发展的窗口。“让文物活起来”是近年来博物馆界的发展趋势和文化共识。所谓文物,有这样一个诠释:“物是文的载体,文是物的灵魂”。无论是何种文物都必须以历史时代为背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民族信仰、民风习俗相结合,以此解读文物内涵,获取文物留给世人的精神财富。因此,让文物活起来能够促使公众与文物之间产生共鸣,达到超预期的教育效果。各博物馆根据这一新思想潮流广泛发动社会藏家、文化爱好者、文物专家挖掘最有文化价值的文物,讲述文物背后故事,激活文物的新时代价值,提高公众对文物认识度,进而影响教育更多的受众体。

四、引入新机制,强化青少年教育

博物馆是一座认识现在,探索未来的文化殿堂,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少年强则中国强,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了博物馆与义务教育的紧密结合。如我国当代博物馆学专家苏东海先生所言:“博物馆教育以其巨大的实物教育资源为依托,有条件发展为学校教育以外的第二教育系统。”作为一种社会强制性教育,学校教育的内容多是前辈人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经验的总结,往往是前辈人认为后人应该掌握的各种知识,学习者并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而且,学校教育的时间以及其所传授的知识都很有限。因此学校教育在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方面有着先天的缺陷。学校教育之短恰是博物馆教育之长,与博物馆教育迥异而又互补。为此,博物馆要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学校联合开展社会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博物馆成为公众接受终身教育的文化场所。

近年来,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汉博物馆、武汉革命博物馆、江汉关博物馆纷纷根据本馆特色,精心策划青少年教育活动,打造各自青少年教育活动品牌,“辛博小课堂”、“行走的课堂”、“红色小课堂”等各具特色的品牌教育活动,内容涉及人文典故、历史文物、爱国主义、革命历史、年节风俗等方方面面。教育活动以启发式、趣味性的新颖教学形式,让广大青少年在校园里就能方便快捷的感受到博物馆特有的文化资源,受到所到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部分教育活动案例受到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部门的高度认可,并做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青少年教育品牌项目在全市予以宣传推广。

五、开发新产品,文化根植于无形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博物馆应当考虑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藏品资源,将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与文化创意、旅游等相关行业紧密融合,大力开发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的自我造血能力,促进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开发文创产品要更加注重艺术的创作性,要具有视觉上的直观性,最重要的是承载文化理念的符号,通过艺术的形式把文物藏品的精彩元素展示给公众,无形之中熏陶公众文化涵养,“把博物馆带回家”,帮助博物馆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当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大背景下,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渐增长,给博物馆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博物馆重要的社会教育责任。博物馆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运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完善和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家成,《博物馆心理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王婷,《网络媒体下博物馆宣传育新形势》,2018年1月,鄂州大学学报,第25卷第1期。

[3]马晓辉,《新时代创造文博发展新未来》,中国博物馆,2018年第一期。

作者:辛亥革命博物馆  江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