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再开发利用

发布时间:2019 年 11 月 26 日 | 文章作者: | 浏览次数:2429

内容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获取资讯的途径正由传统的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等逐渐过渡到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时代。博物馆也在这股浪潮中迎来了挑战与机遇。本文尝试在新媒体的视野下,分析新媒体的出现对博物馆带来的影响,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整合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再开发利用。

关键词:新媒体;博物馆;文化资源开发

国际博物馆界有着这么一句话:“博物馆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言简意赅,且意义深刻。与国际一流博物馆相比,国内博物馆不缺资源,对文化资源的开发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眼界。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传播媒介,正以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在众多社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博物馆作为承载展览、收藏和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机构,与其说受到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不如说得到新媒体技术的启发。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中,已经成为当今博物馆发展的现在进行时。

一、“新”媒体改变博物馆“旧”思想

新媒体这一概念,在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首次提出。在60年代,新媒体指的是有线电视;在70年代,新媒体指的是卫星电视。今天,新媒体指的是网络媒体和社交网站。它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全新媒体,是相对于纸质报纸、广播、期刊、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说的。新媒体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以特定的传播科技而定,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新媒体。

(一)新媒体为博物馆工作提供新思路

在新媒体发展初期甚至更久之前,博物馆的工作方式还较为传统,多是利用电视、杂志、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的。即便如此,这些传统媒体在博物馆工作中的使用范围依然有限,主要集中在对外宣传上。宣传效果较为有限,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不强。

在互联网的传播下,各行各业都在使用新媒体进行工作,博物馆也不例外,逐渐开始使用新媒体来进行工作,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工作模式。新媒体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第一,互动性。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以及微博平台中,人们看到了新的信息后,可以通过在线留言的方式将意见建议反馈给后台,从而达到及时地互动沟通;第二,信息的海量性。新媒体上所涵盖的信息量非常大,可以通过历史信息搜索获取到以往数以万计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料;第三,及时性。这一点和传统媒体相比非常明显,不仅信息反馈得及时,各种体验也是即时的。

新媒体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着博物馆的“旧”思想,为博物馆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对博物馆文化资源进行再次开发利用,焕发博物馆的新活力,指引博物馆的新发展。

(二)新媒体为博物馆工作提供新模式

新媒体伴随着现代科技而生,传播信息量更丰富,受众参与主动性更高,传播目的性更强。新媒体以微博、微信、移动导览、手机APP、数字化、虚拟现实等多种传播方式应用于博物馆各项事物中。在新媒体的助力下,博物馆工作打开了全新的模式。

目前,各地博物馆的数字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除了博物馆应用软件的普及外,数字化博物馆乃至智慧博物馆的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近日,笔者访问了国内部分热门及省级博物馆正在使用的新媒体平台,对博物馆微博、微信、手机APP、官方网站、数字博物馆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不完全统计(表1)。

 

博物馆名称

官方网站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手机APP

数字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天津博物馆

×

×

河北博物院

×

山西博物院

×

内蒙古博物院

×

辽宁省博物馆

吉林省博物院

×

黑龙江省博物馆

×

×

上海博物馆

×

南京博物院

×

浙江省博物馆

安徽博物院

福建博物院

×

江西省博物馆

×

山东博物馆

×

河南博物院

湖北省博物馆

×

湖南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

海南省博物馆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

×

四川博物院

×

×

云南省博物馆

×

×

西藏博物馆

×

×

陕西历史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

×

×

青海省博物馆

×

宁夏博物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表1)

以上所列的31家博物馆,选自部分国家和省级博物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此表可以看出: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应用程度最高,其次是微博,手机APP和数字博物馆的普及率稍低。全国大多数博物馆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可以说是博物馆的第一张线上名片。近几年来,智能手机的大范围应用,推动了微博、微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观众习惯了在手机上了解博物馆相关资讯,使得微信、微博逐渐成为博物馆的“代言人”。从地域上看,国内经济发展较为领先、资金与人才资源较为充足的中东部和南部的省级博物馆,更注重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但相对较为落后的西部省级博物馆,在新媒体的建设上也紧随其后。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手机APP的开发以及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中加大了投入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新”媒体盘活博物馆“旧”资源

博物馆拥有大量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发展是博物馆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也是难点。新媒体技术要以博物馆文化资源为核心,让博物馆“旧”资源活起来。

(一)新媒体让藏品“活”起来

首先,利用数字技术对藏品信息数字化。将藏品的信息进行图像、文字、声音、影像的全方位采集,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有机结合并存储,通过数字博物馆、虚拟展厅、网络传播等形式进行整合,让藏品“活”起来,使众多藏在深闺的藏品能够通过网络与观众见面,极大地提高藏品的利用率、展出率。例如:山东数字化博物馆将全省馆藏的文物进行了数字化、图像处理、3D扫描、三维重建、数字成像等,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保存、整理,通过互联网技术将这些信息整合,应用到网络上。文物藏品的的数字化可以让世界各地的观众随时浏览各博物馆藏品的资料和信息,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地域和方位的限制。

其次,围绕博物馆藏品,揭示文物内涵、解读文物内涵、转化文物内涵,从而盘活博物馆文化资源。例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手机APP,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韩熙载夜宴图”APP,年下载量超过30万次。打开APP,只需划动、点击、长按等简单操作,便能获得大量信息。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期间,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共七家国家一级博物馆集体入驻“抖音”APP,并合作推出“博物馆抖音创意视频大赛”。据统计,截至5月21日,文物创意视频《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累计播放量突破1.18亿,点赞量达650万,分享数超过17万。

(二)新媒体让展览“动”起来

通过新媒体技术,将展览资源进行数据信息化上线后,观众通过网络平台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博物馆展览介绍、主题活动等,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网络平台上观看展览,观展空间相对独立却又能够身临其境。据了解,全国省市及以上级别的博物馆都已建成数字博物馆。观众足不出户,只需点击移动鼠标,或者滑动手机屏幕,就可以全方位地欣赏全国各地精彩的展览

例如:陕西共有国有文物收藏保管机构522家、博物馆281座,馆藏文物总计774万件,数量居全国第二。目前陕西省已完成143家数字博物馆网络虚拟馆建设,并推出“陕西数字博物馆口袋版”、“文物三维数字魔卡”等实施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展示利用项目。2012年1月4日,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截至目前,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共上线235家博物馆,共收录1623家博物馆。在呈现方面,数字博物馆通过文字、图片、录音解说、立体flash、虚拟漫游、高空俯瞰等多种方式,全景展示了各家博物馆的基本信息和珍贵藏品。

除了各大博物馆官方APP外,还有一批制作精良,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博物馆App上线。例如:“看展览”APP,既有博物馆及展览的资讯,什么时间在哪儿有展览一目了然;也有博物馆内的展品图像,平时在展柜中的珍贵展品便可以清晰呈现在观众眼前。

三、“新”媒体开拓博物馆“旧”领域

当前,新媒体应用正成为改变博物馆发展模式的主流,以往只能在博物馆展厅中看展览、赏藏品的单一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了,数字博物馆、手机APP、虚拟展馆等多种新媒体结合的模式开拓了博物馆的“旧”领域。

(一)宣传:新媒体展示资源

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社会,宣传也是博物馆一项重要工作。博物馆的宣传包含多个方面,比如博物馆形象、文物藏品、展览活动等等。文物信息、展览信息、传统知识、社教活动等信息,通过便捷的网络,宣传效果远远强于传统媒体,并且能潜移默化地塑造博物馆形象,吸引到很多年轻群体。

新媒体在博物馆宣传上的运用,也得到了观众热烈反馈。例如: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节目立足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与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通过对文物的梳理与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通过“电视+网络+端口”的全媒体模式,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在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唤起大众对保护文物、守护文明的重视。根据各新媒体平台的统计,《国家宝藏》观众构成,主要集中在20岁到25岁,广大年轻观众持续在B站、豆瓣、微博、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刷屏、点赞及分享,使得博物馆成功收获了一批年轻观众。

(二)展示:新媒体提供途径

以往由于展览期限、条件技术等限制,很多珍贵的文物都不能展示出来,观众看到的文物也较为有限。然而,新媒体的强势进入,通过技术处理,可以将博物馆展览与藏品全方位、多角度、0死角的呈现在观众面前,满足社会各界的观展需求。

2017年,弘博网以视频的方式,即通过直播与短视频来呈现展览,为展览的推广提供了暂新的途径。弘博网和网易艺术频道联合推出了一档直播节目《走啊,去看展》,在线上带领大家参观展览。该节目一经播出,即获得大量关注。平均观看量在30万左右。其中,第二期的在线直播观看数据为30万,回看总数据达55万人。仅数日内,在线观看人数已经超过现场参观人数。除了直播,弘博网还录制短视频对博物馆展览进行宣传。例如,弘博网制作了以“弘博君”为主角的3分钟短视频,介绍了国家博物馆的特别展览《大英文物100件》,传播迅速,效果显著。

(三)沟通:新媒体搭建桥梁

博物馆不仅要守护文物、传播展览,也要与观众进行有效地沟通,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文物知识传递给民众,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感。过去,博物馆的主要传播模式为“基本陈列+刊物+讲座”;如今,逐渐形成了“线上+线下”的博物馆新型传播模式。“线上”包括官方网站、两微一端和数字博物馆,应用范围涵盖展览、藏品的宣传,帮助导览等;“线下”包括社教活动、体验项目和文创产品等。新媒体搭建了观众与博物馆之间无缝对接的桥梁,提供了多样的沟通方式,只要观众想要了解博物馆的信息,通过网络都能一一实现。

新媒体的运用提高了博物馆沟通的效率。由于时间、精力、地域的限制,很多观众难以去到全国各大博物馆参观,然而,通过网络,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将自己的想法、意见传递给博物馆,使得沟通及时且有效地进行。《国家宝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网友在观看节目时,通过“弹幕”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还可以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平台提出自己的意见,让各大博物馆直接了解到网友的想法。新的沟通方式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让博物馆活动更贴近观众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结语

如今,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博物馆建设精彩纷呈。然而,无论各种新技术如何不断地推陈出新,作为博物馆,其焦点始终在于开发丰富的展览与藏品资源。新媒体技术只是作为技术辅助手段,帮助博物馆文化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使得博物馆工作获得更加便捷的方式。博物馆始终需要以文物藏品、陈列展览,以及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增加博物馆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吕建昌.博物馆与当代社会若干问题的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2]匡文波.新媒介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卜琳.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体系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

[4]单霁翔.关于新时期博物馆功能与职能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0(4).

[5]陈刚.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发展新趋势[J].中国博物馆,2013(4).

[6]翟鑫.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以省级博物馆为例[J].文物春秋,2016(5、6).

[7]王玉娟.新媒体应用与博物馆发展探析[J].人文天下,2017(12).

[8]冯乃恩.数字故宫未来之路的思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8(2).

[9]吴志勇、王钰沂.新媒体视野下地方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趋势研究[J].艺术教育,2018(2).

[10]纪烨.探讨新媒体在博物馆工作中的运用[J].传播力研究,2018(8).

作者:辛亥革命博物馆  关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