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公

发布时间:2021 年 11 月 01 日 | 文章作者: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 浏览次数:1047

原名湘,字宗耀、耀宾,后改名公,字仲文,别号非非子。湖北襄阳人。出身巨富之家。曾屡试科举不第。目睹清廷内政日非,外患日迫,慨然有振兴华夏之志。1902年赴日本留学,初入东亚同文书院,后入东斌学堂,研究军事学术。其间,联络留日学生,鼓吹民族革命。曾极力资助翻印《警世钟》、《猛回头》等革命宣传品数万册,输入国内,警醒国人。1904年4月,在东京参与发刊《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捐助大部分印刷费。1905年,在东京结识孙中山和黄兴,率先加入中国同盟会,捐巨资襄助出版同盟会机关报《民报》。1906年萍浏醴起义,奉孙中山之命返鄂策应,事败,继在汉口图谋再举未遂,复渡日本,入明治大学政治经济专科。1907年,与张伯祥等人在东京创建共进会,亟谋发难于长江腹地,后被举为第三任会长。1910年毕业归国,与杨玉如在汉创办《雄风报》。因奔走革命,积劳成疾,暂回故里疗养,仍抱病在豫南、鄂北一带开展活动,发展会员。1911年5月病稍愈,携捐官款二万两银票赴汉,将半数充作共进会筹备起义经费。参与筹划共进会和文学社两大革命团体联合,部署起义。在9月24日召开的联合大会上,被举为总理。武昌起义后,出任湖北军政府总监察处总监察。同陶德琨等组成约法起草委员会,参与拟订《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汉阳失守后,都督黎元洪避走武昌城外,刘以总监察名义,督率军队,坚守武昌城。1912年初,任北伐军左翼军总司令兼河南安抚使,出师北伐。南北议和后,驻节襄阳。后调任总统府高等顾问。授勋二位。“二次革命”时,借故离京赴沪。袁世凯称帝,他通电反对,并在汉口积极组织武装力量讨袁。袁死,进京就原职。与襄属旅京的国会议员高仲和、郑江灏创办《丙辰俱乐部》刊物。1917年,护法运动兴起,返襄阳,召集旧部,组成护法军,并策动湖北襄郧镇守使黎天才部宣布独立。失败后,又和豫军总司令王天纵率新组之军,转战于川鄂边界,坚持护法。终因肺病复发,赴沪就医。1920年在上海病逝。

1922年10月15日大总统黎元洪追赠其为陆军上将。1928年10月21日由湖北省政府公葬于武昌伏虎山。


239|1651